IT思维

文章页右侧顶部广告

对话李德毅:我们即将进入人机混合驾驶的漫长时代

你有没有因为堵车错过航班而连连跺脚?或是因为堵车丢失重要的约会而失信于人?

根据中国交通部的数据报告显示,中国交通拥堵每年造成经济损失达2500亿元,交通拥堵已经成为社会不可承受之痛。

诸如此类,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仿佛有了最优解。

据美国市场研究机构勒克斯公布的一项报告显示,预计2030年全球范围内将出售约1.2亿辆自动驾驶汽车,中国约占其中的35%。早在2014年,最早研究自动驾驶技术的谷歌就已经获得美国6个州的合法上路批准,并已委托汽车生产商生产100辆最新自动驾驶原型车。

与此同时,中国自动驾驶的研发与落地正在如火如荼的展开,李德毅院士也深度参与其中。李德毅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欧亚科学院院士、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理事长,长期从事计算机工程、不确定性人工智能、大数据和智能驾驶领域研究。

近年来,李德毅开始进入自动驾驶企业担任首席科学家,同时,他与上汽、宇通客车等企业建立了合作,对自动驾驶领域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

李德毅告诉网易智能,他参与的宇通客车无人驾驶项目曾在完全开放的道路环境中,途径26个信号灯路口,自主完成了跟车行驶、自主换道、邻道超车、路口自动辨识红绿灯通行、定点停靠等一系列试验科目,行驶32.6公里,最高时速68公里,全程无人工干预成功完成路测。

此外,李德毅担纲首席科学家的自动驾驶公司智尊宝持续在无人驾驶房车以及园区观光车方面发力,据网易智能了解,智尊宝的无人观光车首批15辆已经开始进入制造交付过程。

无人驾驶不会改变汽车格局 但要心生敬畏

对于时下火热的自动驾驶行业,李德毅劝大家不要浮躁,他表示,现在是智能时代,很多人都在谈无人驾驶,因为它贴近老百姓的生活,并且,它还会改变太多的东西。“交通的改变是整个社会体制的改变,出行一旦改变了,每个行业都有影响。”李德毅称,但是无人驾驶现在热闹到大家都搞不清楚。

李德毅指出,这个热闹下面还有很多的问题,希望厂商和媒体出发自己的声音,理性看待,不要盲目跟风。

此外,李德毅还对目前的无人驾驶格局有着自己的看法,李德毅分析到,目前无人驾驶领域的玩家“三分天下”,其中,第一阵营是以特斯拉为代表的汽车制造商,他们通过依靠ADAS(高级驾驶辅助系统)来逐步分级实现无人驾驶功能;第二阵营是以谷歌为代表的科技公司,他们希望通过感知系统、深度学习来实现对无人驾驶汽车的规划、决策和控制;第三阵营是以英特尔为代表的芯片供应商,他们在做一套符合车体的计算机。

“这三种方法各有所长,切入点不同,但最终都殊途同归”,李德毅如是说。

不仅如此,他还表达了对传统汽车人的敬畏之情,“汽车行业经历了一百多年历史的发展,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颠覆掉的,传统链条都在积极的布局,另外,我们的出行虽然会随之改变,但是这对既有的交通秩序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

无人驾驶汽车上路 安全问题要由两方负责

人身安全以及事故责任是无人车引起广泛争议的焦点问题,无论如何,安全始终应该摆在第一位。

事实上,自动驾驶在全球范围内造成的交通事故越来越多,谷歌无人驾驶汽车发生过十几次的交通事故,稍微严重的是在2016年2月14日那天,一辆雷克萨斯SUV试验车撞上了一辆公交车。

另外,去年的一月份,特斯拉的首起自动驾驶致死事故发生在中国,在京港澳高速河北邯郸段,一辆特斯拉轿车撞上了一辆正在作业的清扫车,司机不幸身亡,据报道,当时车主开启了特斯拉的自动驾驶模式。

李德毅认为,汽车上路这件事该由两方负责,一方是车厂,负责产品质量;另一方是交通管理部门,负责驾照发放,如果出了交通事故,是因为车子不好就找车厂,是驾驶员犯规就找车主,不管车主在车上,还是不在车上。

他表示当驾驶掌控权从人转移到机器时,会带来诸多问题,目前最迫切需要解决的是机器驾驶汽车之后,“驾照”该如何发放的问题。

李德毅称,“汽车向无人驾驶转型是逐步的过程,未来很长时期内将是人机混合驾驶的局面,交通规则不会因为无人车的出现而改变”。

李德毅同时对网易智能(公众号smartman163)表示,无人驾驶车对当前的交通法规和管理,并未产生本质性挑战,随着技术的发展和自动驾驶的普及,不太可能在公路上单独设置封闭的无人车专用道。

“极限状况“是无人车发展的最大瓶颈

早在去年,李德毅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过,中国的研究者们想要在自动驾驶技术上再进一步,核心是对“驾驶脑”理念的确立,目前国外不少研发团体,更加注重智能汽车的雷达和传感器精度的提升,而李德毅的研究思路,在于汽车控制系统对驾驶技术的深度学习。

他解释道,驾驶脑除了计算还有记忆和交互,开车不是靠算法,开车基本上是靠记忆,有大量的经验在里面,这是驾驶员的本能,并不费脑子。“如果车子今天早上出去开了一天回来,明天早晨出去一样,那不叫驾驶脑,”李德毅称,“另外,交互也很重要,无人驾驶车里要有人坐,他们会有诉求,如何响应诉求也是关键。”

“我们的特色是不仅关注车,更多关注驾驶人的行为,有一个观点是让车厂去做驾驶脑是难以承受之重,他们可以把驾驶脑买过来做集成,我们创造一个产业链成为它的上游,只不过更靠近整车厂,我们不同于其他厂商,这一点是原始创新,驾驶脑不光是中国的还是世界的”,李德毅补充道。

当记者问到目前“驾驶脑”以及自动驾驶技术还有哪些瓶颈时,他指出,真正难的是边缘驾驶、极限驾驶、临界驾驶,这些东西不解决,不可能做到无人驾驶。

此外,复杂道路没有穷尽,无人驾驶汽车还不能应对所有条件,在恶劣天气下,人类驾驶都要封锁高速公路,那地震来了怎么办?海啸来了怎么办?这些都是极限状况。

所以,零事故只是理想,永远达不到。

李德毅认为,不仅仅是极限状况目前制约无人车的发展,还有成本问题、可靠性问题和管理问题,譬如激光雷达是不可或缺的,但激光雷达的价钱始终没有降下来。

对于无人驾驶未来的发展,李德毅院士表达了非常乐观的态度,“这些问题迟早要解决,无人驾驶是不可阻挡的趋势”。

诚然,人工智能的发展大潮已经来临,在中国,它被上升到了国家战略,国务院近日印发的人工智能规划《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对人工智能发展进行了战略性部署,确立了“三步走”目标,力争到2030年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创新中心。

你准备好上路了吗?也许在不远的将来,堵车将成为历史!

网易智能

网易智能(公众号 smartman163),定位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领域的垂直媒体及产品服务平台,面向人工智能等领域的从业者和关注者。运营栏目包括大型策划栏目《AI英雄》,行业研究与分析栏目《AI研究院》等,提供原生内容、新闻策划、数据报告、产品评测等服务。

发表留言

Return to Top ▲Return to To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