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有位高中生Karan Jaisingh已经学习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一年了。不久前,他在GitHub发出了一篇长文,专门教广大高中生(以及高中老师、高中生家长、准高中生、准高中生家长……)入门人工智能。
MIT 宣布启动了一项雄心勃勃的项目 MIT Intelligence Quest (MIT IQ)项目,该项目旨在了解人类智力,并利用研究成果开发智能机器,几乎会对社会的各个方面产生积极的影响。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加快,日常作息越来越碎片化、无规律,如果能够借助人工智能有效走到提前预防监测,或许会在病情发展之前做出必要的调整。
我们需要重新审视人工智能的本质,探索它的应用,弄清是谁在控制它。并且,从长远的角度来看,讨论一下未来我们是否能控制它等。
何时能达到真正的人工智能时代?这可能是未来学家、AI 专家和对科技有着强烈兴趣的人们都很关注的一个问题。
目前全球共有190多万深度学习与数据挖掘的人才,其中85万都在美国,中国只有5万人,华裔人才有14万。
在中国,「人工智能」和「移动互联网」一样,受到了大众的普遍欢迎。然而在美国,以 Twitter 和 Facebook 为首的社交网络正在因其算法「纵容俄罗斯散布虚假新闻并操纵选举」而受到大规模的讨伐。
不可否认现在很多人把人工智能通常与能够跨越多个不同领域执行任务的通用人工智能相混淆,甚至与超越人类智能的超人工智能相混淆。这对任何现在称为“AI”的系统都提出了不切实际的期望。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关于推动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工作要求,落实《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对标准化工作的部署,充分发挥标准化工作对人工智能技术、产业的支撑推进作用,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组织编写了《人工智能标准化白皮书》。
中国科学院院士张钹对国内外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现状,提出我国仅靠跟随性的应用深度学习发展人工智能,是无法引领这项技术实现革命性突破的。
本文收集于TED中数据科学家和人工智能工程师最受欢迎的十场演讲,帮助人们全面而又多样地了解AI和机器学习的全貌。
近日咨询公司埃森哲(Accenture)和 Infosys 分别推出了一份针对人工智能的调查报告。
当今世界人工智能领域,Yann LeCun被业内奉为“神一样的人物”,他是卷积神经网络的发明者,与Geoffrey Hinton、Yoshua Bengio并成为“深度学习三巨头”。
本文为 Nature 杂志记者 Owen Churchill 所著,他从四个不同人物的视角分析了当前中国人工智能的发展态势——位于华盛顿的分析师 Elsa Kania、中国创业公司 DeepBrain 团队、在上海科技大学就进行学术研究的德国机器人专家 Sören Schwertfeger、以及百度王海峰。
据 Yann LeCun 在其 facebook 上确认,他将辞去由他一手创建的facebook人工智能实验室(FAIR)主任一职,担任首席AI科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