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墨天
Dropbox 终于开始谋划上市了。根据彭博社的报道,知情人士透露,美国云存储服务提供商 Dropbox 刚刚与顾问进行了沟通,最早有望于 2017 年 IPO。 这位知情人士表示,Dropbox 的管理层希望就上市的可行性展开沟通,并了解该公司可能通过公开市场获得的估值——当然这只是一次初步沟通,并未确定 IPO 最终决策。
在 2014 年的融资完成后,Dropbox 的估值达到了达到了 100 亿美元,当时他们的用户数量刚刚突破了 3 亿(到了 2015 年 6 月,这个数字变成了 4 亿,如今则是 5 亿),付费用户占比也达到了惊人的 3.5%——要知道绝大多数类似的企业版产品的付费用户比例连 1%都不到,如果有同类公司告诉你他们的超过 10%,你可以大胆地对他做出一个微笑的表情。
不过从那时起,对这家独角兽过高估值的质疑就没有消失过。摩根士丹利曾经做过一份统计,截止 2015 年 12 月 31 日,Dropbox 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为 18%。这意味着投资基金认为,Dropbox 的投资者将需要 18%的年回报来抵消他们正在承担的风险,相应的 Airbnb 为 17%,Facebook 则为 8%至 9%。 另外,Dropbox 至今还没能实现盈利。 公司 CEO 德鲁·休斯顿(Drew Houston)在 6 月的彭博科技大会上称,尽管还没有实现盈利,但公司拥有自由现金流。他们取得营收增长,并且更好地控制成本才能盈利——在文件同步和共享服务流行开来之后,Dropbox 一直在尝试扩张到规模更大的云协作市场。他们最近增加用手机摄像头扫描文件的功能,以及点一下按钮即可创建新的 Office 文档。
一些观点认为,Dropbox 的差异化优势正在慢慢缩小。在 07 年 Dropbox 诞生的时候,大家还习惯于在本地编辑文档,用 U 盘或是电子邮件传送,Dropbox 在当时无疑带来了一种用户习惯的革命。但 9 年之后,同步与云服务成为了大大小小产品的标配,在 Google Drive、OneDrive、iCloud 入场之后,针对非专业用户的云存储服务实际上已经变成免费市场,Dropbox 的服务并没有什么优势。而在协同方面,Google Docs、OneNote 和 Pages 也不比 Dropbox 差。同时,他们也不可避免的被拉入价格战争——Google Drive 和 Apple 的 iCloud 都比 Dropbox 便宜。
在 2013 年,Dropbox 曾为了扩大自己的产品矩阵收购了邮件应用程序 Mailbox,还发布了照片管理服务 Carousel,但效果并不理想。
大量的注册用户确实是 Dropbox 称为明星独角兽的重要原因,但对普通用户来说,他们的需求分散而低频,很多用户存完文件,下一次打开可能是半年甚至一年之后。而当 Dropbox 开始进入企业市场时,市场的壁垒已经建立起来,留给他们的机会并不多。这些困境甚至影响到了 Dropbox 的估值—— 尽管依靠“免费+升级”的模式笼络了大量用户,但资本对其商业化能力依然表示怀疑。事实上,即便是 Snapchat 这样稳占市场的产品也为营收头疼,另一家独角兽 Evernote 也遇到了这样的问题,没有稳定的营收,公司便很难推动估值继续增长,带动业务持续发展的能力。
这种现象是很多独角兽都遇到的难题, 即获得迅速的增长之后,他们很难再带来颠覆性的产品,还要面临同质化与大公司的竞争,这些最终导致了营收乏力。
实际上,Dropbox 今年以来的种种举措似乎意味着他们打算逐步减少开支,今年 3 月,这家公司对员工的高福利进行了调整,将取消旧金山市内免费班车及健身洗衣服务,同时还将正餐时间推迟一小时至下午 7 点,而且还将每月接待来宾的数量限制在 5 人。他们在邮件中称,公司每位员工的总福利开支每年至少达到 2.5 万美元。按这样计算,Dropbox 每年可以节省约大概 3800 万美元的开支。同一时间,包括 Evernote、Jawbone 和 Tango 等知名独角兽都采取了不同形式的措施来节约成本,例如裁员、关闭部分办公室或者是削减员工福利等。
分析认为,这与硅谷风投融资环境的恶化不无关系。目前看来,科技公司的 IPO 趋势几乎冻结,无限制开支以及不惜成本追求增长的文化也正发生着变革。但即便如此,对于 Dropbox 的命运,上市似乎是最直接的途径,但他们几乎一定会遇到估值回调的问题。作为对比,Square 上市招股估值比最后融资估值下滑了 20 亿美元 (降幅 33%),Snapchat 市场估值也回落了 25%。而作为 Dropbox 最主要的竞争对手,Box 于去年上市,市值为 17 亿美元,低于上市前 6 个月进行融资之后获得估值的 29%。
内容由 TechCrunch中国 提供授权发布,未经许可谢绝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