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李墨天 (@limotian)
再过一个月,从支付宝提现也要收手续费了。
昨天,支付宝发布 公告 宣布从 10 月 12 日起将收取 0.1%的手续费,单笔服务费小于 0.1 元的,按照 0.1 元收取,每个用户终身拥有 2 万元免费提现额度。不过支付宝签约商家(含淘宝、天猫卖家)使用“提现”产品将支付宝余额内资金转到本人银行卡将继续免费。马云此前曾表示“移动端永久免费”,但由于“运营成本上升”,支付宝最终惨遭打脸。
在今年 2 月底,微信官方也宣布微信提现功能(从零钱到银行卡)开始对超额部分收手续费,每位用户有累计 1000 元免费提现额度。当时网友们对这一举措的态度并不友好,不过 马化腾把锅甩给了银行 ,他称微信转账带给微信的成本压力很大,平均一个月高达 3 亿,让腾讯难以承受。“只要资金从银行转出,银行就会收取千分之一的手续费,而随着微信红包、转账数量的极速增加,这些成本完全由第三方平台承受,并不合理。”
可能正是有了微信做出头鸟,支付宝这次收费受到的舆论抵触并没有想象中的大。另外,用户付费意愿的提升,也让支付宝有底气在公告中直接说“所有服务都需要以可持续的资源为依托,勉力支撑有违客观商业规律”。 在看电视剧和足球比赛都要交钱的时候,花钱购买服务慢慢开始变成了一件理所当然的事,互联网公司也不用将免费作为吸引用户的唯一手段——2014 年 9 月,网易宣布《魔兽世界》点卡涨价后,居然出现了玩家一边倒支持的奇观。
另外,支付宝这次收费对用户的具体影响也许并不算大,除过提现,使用支付宝进行消费、理财、手机充值、水电煤缴费等高频功能还将继续免费。有意思的一点是,当用户用完 2 万元免费额度后,用户累积的蚂蚁积分可以用于兑换免费提现额度,1 个蚂蚁积分可以就兑换 1 块钱的免费提现额度。用户使用支付宝的消费、缴费等功能时,就能获得这些积分。而当用户直接使用蚂蚁花呗进行消费,也可以省去提现带来的手续费。也就是说, 只要用户通过支付宝完成多场景支付,就可以拥有更多免费提现的额度。
尽管支付宝在第三方支付领域依然占有近乎垄断的地位,但他们在场景化支付的拓展上进行的并不顺利,据 Trustdata 不久前发布的《2016 年上半年中国移动互联网行业发展分析报告》显示,用户对微信支付的依赖性逐渐增强:今年上半年,微信日转账笔数增长超一倍; 而在 4 月到 6 月期间,微信每日 C2B 扫码支付数上升近 6 成。由于天然的“工具”属性,支付宝的打开频次远远不及微信支付。“互联网女皇”Mary Meeker 的《2016 年互联网趋势报告》中显示,用户使用微信支付的月度交易次数超过 50 次,是支付宝的 5 倍。这也直接体现在支付宝市场份额的下滑上, 易观国际的数据显示,2016 年一季度,支付宝的市场份额从 74.92%降低到 63.41%,下降超过 10%;而腾讯财付通的份额则已经翻倍,从 11.43%升至 23.03%。
在之前推出的支付宝 9.0 版本中,支付宝试图像微信一样借助社交来提高自己的打开率和用户粘性,但用户的反馈并不算好。而这一次,他们想到了借助提现收费的契机来提高用户的使用频次,用更直接的手段来引导用户。
另外,支付宝的收费公告也让很久没发声的余额宝露了一回脸。他们在公告中特别指出,余额宝资金转出,包括转出到本人银行卡和转出到支付宝余额将继续免费。而由支付宝转向余额宝的资金只能再转向账户余额,不享受免手续费待遇。
9 月 8 日,蚂蚁金服副总裁财富事业群总经理黄浩在蚂蚁聚宝一周年发布会上宣布,余额宝用户已经突破了 3 亿,成为全球最大的货币基金。不过,在 2014 年年底余额宝规模达到 5789 亿元后,伴随着央行大规模的降准,货币基金收益下滑,后面一年多时间里余额宝的规模一直鲜有增长,到今年年中也才刚刚突破 7000 亿元。在这期间,余额宝同样在尝试接入更多的场景中,比如网购、生活缴费、转账等小额支付场景,乃至购车、购房等大额消费场景。而在支付宝的兄弟 App 蚂蚁聚宝中,余额宝还可以作为购买定期理财、基金产品的基础账户。而借着支付宝提现收费又让余额宝刷一遍存在感,支付宝显然是希望用户将资金托管在余额宝中,甚至直接利用余额宝完成支付或消费。
所以,支付宝的意图已经相当明显—— 他们要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把用户的资金留在自己的账户体系里。 一方面,受制于不乐观的经济形势,一直嫌贫爱富的银行业开始对零售业务格外用心。就在 2 月份微信宣布提现收费之时,五大行突然联合宣布各类转账不再收取手续费。如今,各大银行的转账业务基本已经实现了完全免费。而以 Apple Pay 为代表的手机支付也让支付宝感到了压力,这种支付方式有着几乎同样便捷的操作与用户基数。另一方面,通过规则引导用户将自己留在支付宝而非银行,把用户资金沉淀在自己的体系内,显然更有利于拓展支付场景、提升用户粘性,同时构建自己生态体系。
当然,正如支付宝所说,“所有服务都需要以可持续的资源为依托,勉力支撑有违客观商业规律”。从用户的角度讲,互联网公司不再崇尚免费,而是用更好的服务来笼络吸引付费用户,可以说是互联网产业逐渐成熟的标志。尽管有打脸的嫌疑,但我们还是应该感到欣慰。
内容来源:TechCrunch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