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思维

文章页右侧顶部广告

姑娘,你想要一篇多少钱的稿子? | 因吹丝挺

文 | 博望志和ta的朋友们

我们正式把征稿栏目的名字定为「因吹丝挺」,会邀请大家聊一些趣味性强的职场话题,本期人设为「记者&公关」,当然不出所料,征集到的内容吐槽为主。

姑娘,你想要一篇多少钱的稿子? | 因吹丝挺

满满负能量,笑纳。

@ Do nima do

从事PR工作后,身为火象星座的我与别人撕逼的频率大大减少,毕竟乙方的位置需要能(懒)忍(得)则(理)忍(你),想想也是好事,时间长了绝对可以磨练心智。

记忆中为数不多的撕逼小事多与钱字有关,其中,令我记忆比较深刻的是和某位自诩为XXX杂志前科技主笔的一次约稿。

我:XX老师,想请您就XX话题写一篇稿子,您有兴趣吗?

大叔:有啊!不过你要多少钱的稿子?你给多少钱,我写什么水平的稿子。

我:哦,您的收费标准大概是?

(内心戏:呵呵,你是要写稿还是在卖猪肉?还按品种收费咯?)

大叔:那要看你们了啊!我昨天刚给XXX(某大互联网公司)写了一篇,人家给了我2万呢!

我:是这样,我们这边对于稿件要求确实比较高,注重效果,咱们先按您普遍的价格,如果稿件好,稿费肯定给您加:D我就可以做主哈!

大叔:那不行,我这就是做买卖,你给多少钱就说明你有多少诚意!

我:OK,你不同价位的稿子都是什么水平、买东西之前也得看看质量吧?而且,我给你2万就能写出2万的稿子?如果内容不符合要求能扣钱吗?

大叔:当然不能,你们满不满意我不管啊,我就是在做买卖啊!

……

由于这位大叔的平台当时还是有一定阅读量,价格也还在能接受的范围之内,抱着「试一试」的心态,还是把稿子约给了他。

两天后,大叔给了我一篇极烂的稿子,目测不是他本人撰写,内容上呢,基本是我给的千字素材拼凑在了一起,逻辑不顺,文笔不佳,毫无个人的智慧贡献。

大叔不愿意改稿,情急之下,我让团队新来的新闻专业实习生姑娘大改了几遍,好在最终还是符合了客户爸爸的要求并圆满发布了。

发布之后,我脑补了一个场景:亲手把我们的稿子摔给这位「XXX杂志前科技主笔」,并对他说,「学学吧,实习生都比你写得好」。

从此,这位大叔从我的媒体名单中彻底消失,因为我觉得确实没必要给这样的人兜儿里送钱——永远把「钱」字放在嘴边的人,一定会忽略掉更为重要的事。

其实做PR的同学们也都懂,有着这种嘴脸的行业自媒体太多了,但想奉劝一句,今天这个时代想赚钱还是得靠实力,实力不行起码要用情商凑一凑啊,否则真的很难混长久啊。

@XMM

在公关行业混了3年多,虽然每天都会见识到各种属于甲方乙方之间的斗智斗勇、相爱相杀,但好在我这人脾气温和,倒也没跟哪个客户真红过脸,唯独有一个「客户」(因为没转正所以顶多算半个客户),每次想到她我都很想好好教育下她,怎么就不能好好说人话。

那时候对接的客户那边突然招来一个正在读研的实习生。最开始看这个女孩子跟我年龄相仿,还以为会很聊得来,却没想她那个傲娇呦,跟我或者我同事沟通就像将军给士兵下命令——「那篇稿子6点要准时提交!」,「这里产品描述不准确,这种低级错误下次不要再犯!」「懂我的意思了吗」……重点是,每次一跟人沟通总会扯一堆有的没的,从一个词用得不恰当到团队构架不合理,弄得人浑身上下都不舒服。

不就是个还没毕业的小妹妹么,我还不信我这工作了两三年的正式工还对付不了。某天,我同事跟她在微信群里对一篇稿子,里面引用了一个反讽的笑话,但她一定要说这个笑话没逻辑,眼看她又开始挑刺了,我跳出来,给她整齐地列出了一二三四个这样写的理由,之后让大家都暂时不用理会她,只管忙活别的事去。估计是她领导又催她交作业了,所以又给我打电话才好好说话,早这样跟人沟通不就好了?

@我走路带凤

问我想不想吐槽?公关这个名字就是最大的槽点!毕竟我把毕生的演技都用在了跟亲戚们解释……

跟兼具「有趣」和「聪明」这两种特质的人相处,感觉妙不可言,然而在工作中,无趣是常态,木讷也可以理解,但是唯有「职业素养」这个事,是不能打折的。

为了配合公司新品发布,做了一场媒体专访,邀请的是当地几家主流媒体,采访对象是公司总裁以及两家合作公司的总裁和大区总经理。然而,当其中一位女记者老师把自己4岁的孩子带进采访间后,空气突然就安静了,老板看我的眼神都仿佛镶了钢针,我特喵的特别想戳瞎自己的双眼……

提问环节刚进行到1\4,小朋友按捺不住了,在记者身上闹腾,我哄她显然是没有疗效的。你看,老板眼睛里的钢针已经变成了电钻……

小孩很漂亮,很可爱,是掌上明珠,然而工作时间是否该有一个专业的态度在线呢?说好的权威媒体和资深记者呢?带着孩子来采访,我也是活久见(摊手)……

夸张的不仅如此,会后安排发稿的事也算是耗尽了我毕生的耐性。

另外几家的专访稿,大体在会后一周内就全数发布,唯有这位带孩子的老师,我打电话、发微信、发邮件各种温情地询问进度,老师给我的回应永远是:马上、明天、下周、很快了……

我学的是新闻,知道时效的重要性,又纠结「慢工出细活」是真理啊,等吧。

两个月后,老师终于发稿,内容大体就是把采访录音照抄了一遍,前方有百字引文,后方有百字总结……什么深度市场解析、什么企业竞争力分析、什么横竖评测,全都打了水漂……

然而不久后的某一天,该老师更新了一条朋友圈:现在的公关真是一点人情味都没有,大周末催稿催稿催稿,我卖给你家了么?

我在同情这位同行的同时,也不禁纳闷,是我们要求太苛刻了么?是现在媒体行业负担太重了么?可是,态度是能决定很多事的啊……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我曾经也有一个记者梦……

@徐老湿

真的觉得有些企业是被那些所谓的科技自媒体坑骗惯了。办一个发布会,包吃包住包订机票,然后还给车马费,平均一个记者来来回回的费用要三四千块钱,然而换来的就是一篇不过三四百浏览量的微信公众文,除此以外什么也没有。有的还不错,去淘宝花几块钱给刷到大几千阅读量,然而这又有什么用呢?

当然对于大企业来说,花个万儿八千的也不算什么,但如果是中小创业公司,在没有足够资金的情况下,把这些所谓用在PR上的钱,用在改进产品、完善服务上不是更好吗?

再退一步说,就算是PR,就算是做营销,用在那些有料且有效的渠道上,也要比这强太多。

其实可能大家都知道这里边的事,但就是谁也不愿意去打破这个规则,都是用一种默认的状态,去允许这种既合理又不合理的存在。

@桃白白

那是我在某家国内知名公关公司工作的第二年。一次常规的发布会活动,我的对接客户家中有事临时请假,我写好的领导观点稿转交给了他的另一位同事审阅。赶在活动结束当晚零点,我把邮件发了出去。第二天早上7点,我接到了这位客户的回复。

两点意见:改标题,在结尾补充活动背景。我松了口气,听闻这个客户很难搞,情况似乎没有想象中糟糕。我迅速调整好稿件,等他安排发布的指示。可我太天真了。

上午11点又收到了他的一封邮件。「文章细节问题太多!」、「不能直接引用速记!」、「这根本不是稿件的写法!」、「我做了很多调整,你们学学!」与之前大相径庭的修改意见和一连串叹号让人摸不着头脑,我赶紧查看他调整的地方,却发现除了最后两段内容调换了位置,增加了一组数据外,其余几乎没有改动。

这时又一封邮件来了,说是老板临时补充了内容,让我们把已成型的稿件改成第一人称的对话稿。「要独家给到一个门户」,他特别强调。我随即拨过去电话,想和他商量能否在不大调原稿结构的情况下增加内容,这样效率和发布效果都能保证。

他愣了一下,似乎觉得我这通电话打得莫名其妙,「我听不懂你在说什么,没法和你沟通,你让你领导给我来电话吧。」电话随即挂断。

无奈之下,在外培训的领导跑到场外和这位客户对起了稿子。我拿到确认版本时已是下午4点,改过的部分寥寥,仍大体与初稿一致。那位客户也再没问起门户独家的事情。

而我也渐渐明白,有时候稿子过不了,可能真不是稿子本身的问题,那背后的小心思和人情世故,都讲究着呢!

@PMC

前几年我供职一家网媒,一家当红图片社交企业寻求报道,加了我的QQ。简单沟通之后,我答应了十天之后的专访。这位工作人员没留姓名或任何其它联系方式,直到采访当天,也没有任何人再找过我,我还疑心是不是对方忘了此事。

采访当天,到了该公司门口,发现那位CEO正在公司门口训人。门内没有前台,没人理我,我只好在附近的工位上随便找了一名员工,自报家门,那位小伙子看了门外一眼说,你等会吧。

余怒未消的CEO进门后,有人向他引介我。此人看了我一眼,一言不发,转身又去同其他人谈话了。我又在公司门口站了好一阵子,终于被带进会议室。

接下来发生的事情让我哭笑不得,我准备了近20个问题的提纲,采访却只维持了半个小时。其间,这位CEO当着我的面接打了四次电话,听起来是关于他老婆在香港某银行开户的事情。

看起来,一个被邀约过来做深度专访的记者,打扰了这位时尚达人CEO家里的海外开户事宜。回公司后我就放弃了这一选题,再未同这家企业有过任何接触,只偶尔听说过其股东投了竞对、失宠了之类的传言。

@LS

很多采访对象,他是愿意记者去捧着他聊,现在年轻记者又很多,他就像人生导师一样地跟你bla bla…有些成熟的记者会问一些具体的问题,很多东西他是装不了的,他没有亲自执行过的事情,是跟你讲不了的。

当时一个知名创业人做了一部动画,导演、编剧名字都是他。发布会前,聊了大概一小时,我问了一些问题,动画怎么制作的?你之前没有经验,为什么介入当中?遇到的困难有哪些……他就会说:你是外行,我说了这个你也不懂。

我说,既然你是内行,你说了我不就懂了吗?

我说,不论从剧情片还是动画片看,很多人觉得中国人不会讲故事。

他说,讲故事很简单,迪斯尼的故事都很简单,我以前也是写过小说、话剧的啊。

可你看看,他把那部动画片做成什么样子?

当天晚上,对方公关通过他人告诉我,此人拒绝下次采访了。我很奇怪,他居然都不愿意直接跟我对话,说辞是,我攻击性太强了。我问的都是常规的问题,都是Know-How啊!

记者和采访对象之间还是要讲气场的,你总能遇到跟你话不投机的人。

@嗨明伟

从媒体跨到公关,几场大型活动下来,不觉将媒体人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具有一定的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的媒体人。对于这一类,我内心是敬佩的。尽管第一次见面带个100元以下的小礼物被对方拒绝偶感对方不近人情,或者有那么一天,突然发现对方微信设置成不让我看她的朋友圈,顿觉失落:「你以为公关只是求删黑稿呀!我们只疏不堵,至于这么防着么!」

第二类是带着一定经营指标的媒体人:三天两头向你的邮箱丢方案,为企业量身定制宣传策略——什么「打通线上线下」,什么「全媒体营销」,这一类媒体人,不会那么不近人情,姑且认为「世俗而可爱」。

第三类就是自家媒体影响力下降的情况下索性「破罐子破摔」,每天只琢磨着多参加一些活动领完车马费拿到通稿就走人。甚至大家形成「联盟」,哪里有一些活动相互知会一下。于是我就要做好活动当天邀请20家实到30家,甚至媒体的司机都要领车马费的情况。想到单位不是PPT驱动型企业,一年也就那么几次大型活动,媒体人数激增也就算了,但签到台拿到新闻通稿后,会场都不瞄一眼就走人,遇见版面受限的情况下,可以把A和B两件事简单粗暴地删减成C一件事,实在是坑人不小。

今年8月,公司组织一次中期投资者沟通交流会。活动下午三点开始。结果一家国内知名媒体的记者上午直接赶过来。如果说一腔热血为了深度采访,那公司定会配合,做好相关对接工作。但说真的,我不知道她来做什么的。只是说「看看」。

「看看小姐」然后就真的从早上九点一直坐到中午……眼看着到了午餐时间对方没有丝毫走的意思,我只好开车去外面买一份午餐给她(因为公司食堂点餐都是提前预定)。午餐后我疲惫不堪,她似乎饶有兴致地问我些什么无关工作的话,我俩角色对换,她问我答,静默的间隙就大眼瞪小眼地坐着。

捱到下午,对方领了车马费,会前群访时提了一个明显太不专业的问题,终于离开。

IT思维

IT思维(itsiwei.com)是互联网首个定位在科技与电商“思维”韬略的平台,我们时刻关注互联网电商行业新动向; 诚邀行业资深从业者加入“思维客家族”!

发表留言

Return to Top ▲Return to To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