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对于你来说,无论做什么事情,首先要有一个好的思维方式。
图片来源:geralt,Pixabay
我大概一年前读过Rosalene Glickman写的《最佳思维方式》一书。由于它读起来像把一篇文章拉长成一本书那样,我并不推荐大家读完全书。你只需读完第一章就能吸收这本书80%的价值。而且我现在就能将这80%的价值提供给你,所以你连第一章都不用读了。
简而言之,“最佳思维方式”的概念如下:次优思维方式会提出这类问题:“做某事的好/极好办法是什么?”,或者“我如何能解决某件事情?”而最佳思维方式会问:“做某事的最好办法是什么?”,或者“我如何能用可能存在的最好办法解决某事?”这两者间的差别可能看起来微不足道和无关紧要,但开始在生活中应用此原则时,我想你会跟我一样,得出某些有趣结果。
例如,当给第二天制定计划时,你可能会问自己(也许是潜意识和无声地):“明天怎样做才是安排个人时间的好方法?”通过回答这个问题,你将为自己制定一份不错的计划安排。但很可能它会是个次优方案。另外请尝试问自己:“明天安排个人时间的最佳方式是什么?”现在你会寻找最佳解决方案 — 不仅仅是好或者极好,而是最好结果。
有时你没法立刻知晓某个问题的最佳解决方案。这时你可以自问:“最佳解决方案看起来如何?”然后就开始列出最佳解决方案需要表现的属性和约束条件。这能帮你缩小选择范围。若你知道最佳解决方案的某种特定属性,便可排除所有缺乏此属性的可能方案。
回到为第二天安排最佳日程的例子上,你可能会列出这些属性:早起、锻炼、扎实工作8小时、健康饮食、花时间陪伴家人、在晚上做些有趣和享受的事情、用某种方式挑战自我、完全清理电邮收件箱、阅读一小时,等等。之后你再从这些附属目标,拼合出自己的最佳日程安排。
请记住最佳解决方案总需考虑现实可用资源。若一份可能解决方案不切实际,它当然就非最佳方案。因此如果安排你的日程需要动用超级电脑和六小时计划时间,这种解决方案离最佳结果显然太远。你可以在最初问题中加入关键约束条件,比如:“我能在20分钟或更少时间内,安排好明天日程的最佳方法是什么?”
根据个人经验,我认为采用最佳思维方式的最大好处在于,它能帮你提升个人标准。与安于次优解决方案和平庸结果不同,你将承诺尽自己最大努力,同时还会考虑解决方案的可行性与自身现实条件。通常当你自问“什么是….的最佳解决方案?”时,你将发现与询问次优性的问题相比,个人思维会朝着类型非常不同的解决方案运转。
下面就是些采用最佳思维方式提问的例子,它们能让个人思维向着最佳解决方案运转:
只有询问才能收获答案。所以请直接询求那最佳答案。
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文章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