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看看美分析师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
外媒Forbes 的专栏上刊登一篇文章,作者Mike Krell是Moor Insights & Strategy的一位分析师,主要专注于物联网(IoT)领域。
近期与Ayla艾拉物联交谈后,我就在想,在物联网平台技术方面,PTC Thingworx、思科系统公司、IBM、斑马技术公司等物联网平台“巨头”是不是真的就是我们应当关注的对象?
今年早些时候在物联网全球创新论坛上进行的一次讨论中,一位物联网行业顾问表示,据其最新统计,市场中有超过160家公司将他们的终端产品称为“物联网平台”。
就我个人而言,在过去几个月的时间里,我平均每周都会参加一次由自称是物联网平台的公司举行的吹风会。考虑到市场规模,我对“160家”这一数字一点也不感到吃惊,并且我敢说,自四月份的那次讨论以来,这一数字应该有了大幅提升。
在缺少标准定义的情况下,我所见到的物联网平台通常都包括以下功能组合:
网络和设备连接
数据聚合
本地化分析
安全
管理和自动化
应用使能
大数据分析
仪表盘的产生
考虑到市场中终端应用的数量之多,技术和数据需求的范围之广,大量物联网平台公司的涌现也就不足为奇了。
大公司会全面涉足,而小公司则会专注于特定领域和垂直市场。一些公司也会试图打造全平台,从而向行业“巨头”发起挑战。小公司都希望能够在物联网平台市场分一杯羹,而这些公司都不是什么家喻户晓的名字(比如Arrayent、Ayla艾拉物联、Blue Pillar、GOFACTORY、LogMeIn (Xively)、RTI以及Silver Springs Networks)。
在科学技术的世界里,我们已经沿着这条道路走了很多次(想想此前的互联网泡沫)——市场这块大蛋糕蕴藏着巨大利益,而这也吸引了大量的市场参与者。对于规模较小的市场参与者来说,他们要想在市场中生存下去,就必须拥有真正的竞争优势。
对于物联网平台提供商来说,竞争优势可谓是多种多样。
一些公司能够在具体的垂直市场中找到竞争优势。这些公司会根据具体的应用领域推出定制化的解决方案,打造具体产品,然后竭尽全力在该领域进行产品销售。
另外一些公司会认为,客户只想要一个单一供应商。这些公司会将推出一个更加通用但又很全面的解决方案作为他们的竞争优势。其他一些公司也会采取其他方法,通过与导入领域展开合作来对他们的解决方案起到补充作用。
在我看来,说到拥有真正竞争优势的物联网平台,Ayla艾拉物联是不得不提的。
对于不熟悉Ayla的人们来说,Ayla是一家B2B平台即服务(PaaS)提供商,最开始为供热通风与空气调节、防火与安全、以及电器与照明提供解决方案。通过专注于消费者领域,Ayla有望在这些市场取得具体的竞争优势。不过,他们所服务的具体市场并不是最让我对艾拉物联网络感兴趣的地方。
Ayla解决方案的独特之处并不在于具体的市场和技术,而在于他们利用技术获得技术/易用性优势以及地区优势的方式方法——而这一点是至关重要的,尤其是中国。
Ayla艾拉物联的第一大优势在于他的生态系统包括了全球最大的物联网供应商。
博通(BRCM)、高通(QCOM)、美满电子科技公司(MRVL)、意法半导体以及恩智浦半导体都推出了在芯片模组中嵌入Ayla云服务的产品,也就是说,客户从这些供应商手里买到的是拥有Ayla云服务的芯片模组产品。这为物联网终端制造商提供了巨大优势。他们可以购买一个芯片,将芯片嵌入到他们的系统中,然后立即与Ayla物联网云平台实现连接。在此过程中,并不需要耗费资源来进行软硬件设计,内置安全特性,也不需要一个智能网关来对设备进行配置和控制,从而以零成本快速便捷地与物联网平台实现连接。
Ayla艾拉物联的第二大优势是中国。
我们都知道,中国将成为物联网平台的巨大市场,不过进入中国市场并为中国市场客户提供服务一直都很困难。Ayla在中国获得了互联网内容提供商(ICP)牌照,从而解决了这一难题。如果Ayla不是获得这一牌照的唯一一家美国平台公司的话,那也是为数不多的几家公司之一。
作为一家拥有牌照的互联网内容提供商,Ayla可以与其他物联网公司合作,从而打造一个遍布全中国的物联网平台,而这则是其他供应商无法做到的。
在我看来,凭借着其他市场参与者所不具有的一些关键竞争优势,Ayla很有可能成为物联网平台领域杀出的一匹黑马。对了,差点忘了,Ayla的其中一位投资者是思科系统公司……
与其他研究和分析公司一样,Moor Insights &Strategy为本文中提到的思科系统公司、IBM、高通等众多高科技公司提供研究、分析、意见、和/或咨询。公司员工在本文中提到的任何公司中都不持有任何股权。
(from:editor,PingWest中文网)
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文章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