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三体》获得世界科幻文学的重要大奖雨果奖,标志着中国科幻文学在世界的一次突破。作为一种类型文学,科幻文学满足了人类害怕孤独的本能所引发的兴趣,并且将想象力与人类过往的历史和文化结合,除了向读者进行科普教育并激发读者对于知识的学习欲望,更可以启发人类对于自身文明和命运的思索。《三体》充分符合了科幻文学的一系列特征,每个《三体》的读者都是人类的一份子,如果整个人类社会看成一个排列好的多米诺骨牌阵,或许某个被《三体》启发的人,就将成为改变整个骨牌阵形态的第一块。
然后,孩子上学了,那些他过去读书的时间,慢慢的被作业和课外辅导班占据。后来,学业负担越来越重,家长和孩子的压力也都越来越大,那些他曾经珍爱的书要么被送人,要么被束之高阁。家长的理由看起来也充分:不能被这些“闲书”分散了学习精力。再后来,孩子上了高中,要选文理科了。数学不太灵光的他没怎么犹豫,就去了更能发挥他文笔和想象空间的文科班。从此,物理和化学课上,他大多时候都明目张胆地看着小说,而老师也懒得教这些不用考试的孩子。
本来一个从小热爱自然科学的孩子,就这样慢慢地距离地球和宇宙的知识越来越远。后来上了大学,参加工作,能够像小时候那样静下心来读书的时间越来越少,求知的欲望也像一条干涸多年的河,早就没了当年那向前奔涌的心情。
怎么样,这样的故事情节熟悉吗?是不是就是身边的你、我和他。我选择了文科这条路,距离物理学和天文学越来越远;而选择了理科那条路的你,是否曾经酷爱思考历史学和社会学,如今却把它们锁在脑海的一个角落中?所以,对于你我他来说,需要的不仅仅是对那些缺失知识的补充,更加需要的是能够开启求知欲阀门的钥匙。
恰在此时,《三体》出现在了面前。
《三体》是由三部作品构成的“三部曲”,而贯穿其中的主线,则是科幻文学中十分青睐的一个话题——外星文明。人类是群居动物,或许正是这样的本能,让我们害怕孤独,都迫切地想要找一个伴儿。而当我们有能力仰望星空的时候,随着我们目力所及的范围越来越远,内心深处那种让我们感到惶恐的孤独感就越来越强。所以,当科幻文学提到外星文明的时候,总能勾起我们的兴趣。因为我们希望在这个宇宙中有跟我们一样的智慧生物,他们的存在,让这个孤寂黑暗的宇宙,有了那么一丝光亮。
然而,有光亮的地方,不一定都有希望。比如作者在《三体》中为我们找到的外星“伙伴”,其实是一伙“强盗”。不过要给强盗两个字打上引号,因为被称为三体人的他们,无法在自己的星系中生存下去,只能选择被迫远征“殖民”地球。故事在这样的背景下展开,却慢慢延展到了更深远更广大的层面。在浩瀚的宇宙中,不是只有“地球文明”和“三体文明”,当人类慢慢意识并证明了这一点时,孤独感消失了,恐惧感却加重了。
因为很多外星文明太过强大,强大到超出了人类的理解范畴,只能用“神”来形容。最终,为了抵挡三体人的入侵,地球选择了“同归于尽”的办法,将太阳系的坐标向全宇宙进行广播,最终引来了高级文明的打击。但当一切灰飞烟灭之后,时间似乎又回到了原点。
这样一个看起来有些老套和平庸的故事,是如何吸引众多读者,甚至成为热门话题呢?
首先,《三体》的本质还是一部文学作品,作者是否能够将自己想要表达的东西以通俗易懂的方式传达给读者,往往可以决定一部文学作品的传播广度。在文学层面上,《三体》做到了尽可能用通俗的语言,将那些昔日人们印象中高深莫测的学问讲明白。虽然《三体》的文学性跟很多名家的作品无法相提并论,但在通俗易懂这个方面,《三体》起码是成功的。
文字不是《三体》最吸引人的东西,那它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自然就是天马星空的想象,外加逻辑严密的推演。回看《三体》三部曲,每部作品都有作者构建出来的虚拟世界——第一部中的三体星系,第二部中的星际大战,第三部中的迷你宇宙——作者用平淡无奇的笔触,描绘出一个严丝合缝的世界,并且让读者借由自己的想象在其中任意翱翔。这是文学的魅力,更是科幻文学的精髓。
不过,这种想象也不是不着边际。因为一旦没有了约束,恐怕就连作者本人也都没法拉住思想奔腾的缰绳。好的科幻作品,不仅需要想象力,更需要结合人类过往的历史和文化。只有这样,在想象中构建出来的世界才有了根,有了与当今这个现实世界的联系。
上面提到的《三体》这两点核心竞争力,正好可以给当年因为“文理分家”而走上不同道路的青年们,以重新的启迪。
先是欠缺自然科学知识的文科生,《三体》中所包含的各种“硬科幻”足够他们好好吸收和理解一阵子。要想弄懂“三体问题”,他们需要补充天体力学的知识,明白引力的作用;要想理解“面壁人”提出的救世方案,他们起码得搜索一下什么是宏原子;要搞清楚如何逃离太阳系的二维化,他们首先得明白维度的概念以及光速的意义。
这样的例子,在《三体》中不胜枚举。作者用非常扎实的科学知识,一次次地在读者的脑海中掀起思想风暴。很多时候,人们更习惯于不去思考,而只是单纯地接收信息。但在这样一次的阅读过程中,如果停下思考,那么或许你能看懂每一个书上的汉字,可却无法理解他们连在一起的含义。
再说说欠缺社会科学知识的理科生,《三体》掀起的一大冲击,就是“黑暗森林体系”和“宇宙社会学”的概念。作为一门从哲学中演化出来的学科,社会学似乎从诞生之日起就自带“文科属性”。这是一门研究社会客观以及主观事实的学科,在《三体》中被作者将研究范围扩大到了整个宇宙。
先不论作者自创的这两条概念是否经得起推敲,单就他选择的切入点和研究方向而言,是非常严谨且明确的。作者从人类现代社会作为出发点,结合历史规律向未来推演人类社会和宇宙社会的变化,这才有了《三体》第二部展现出来的波澜壮阔。而对于习惯了用数字推导和物理常识来解释世界的读者,唯有增加社会学和历史学的观察角度,才能更充分地理解《三体》世界。
如果你觉得《三体》仅仅是通过三部作品来向读者传递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知识的话,那就太小看这部作品的能量,也太看轻科幻小说的威力了。好的科幻作品,除了要向读者进行科普教育这项基本工作外,同时也要能够激发读者对于知识的学习欲望。就像开篇所讲述的那个故事一样,越来越多的人在步入社会之后,开始轻视并慢慢淡忘自己在校园里学到的科学知识。因为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在当今社会,这些科学知识远没有金融、管理等学科来得实用。
不过说得大一点,人类几十万年的进化,几千年的文明,真正的推动力是人类的求知欲。就像三体星人派来智子锁死地球科技一样,如果没有求知欲,那人类就自己锁住了自己。
在《三体》故事的最后,人类生活的整个太阳系被从三维世界“压缩”成了二维平面。几十万年的进化,几千年的文明,到头来就被这样轻描淡写地抹去。当读到这样的结局时,有人会感到绝望,有人会感到虚无,因为当人类感觉到自己越发强大、强大到可以改变世界的时候,却还是没能敌过时间,连在宇宙的时间刻度上留下一瞬的机会都没有。
这可能是《三体》,或者说是科幻文学最吸引读者的地方,它们借用了科学这个工具,来表达和传播者人文的思想。几乎每个去过太空的人,都会领略到宇宙的浩渺,而当他们回到地球之后,很多人也都变得更加豁达。我们绝大多数的普通人,没有机会进入太空,但科幻文学就是我们可以搭乘的升空火箭。在NASA的探测器发回冥王星的清晰图片前,我们就已经去过那里,在那里,有记载着人类所有文明的墓碑。
所以,《三体》并不是一部文学性极高的作品,也不是科幻小说的最高峰,但他却着实成了一个话题,甚至掀起了一场风暴,一场对于更多知识渴求的风暴。越来越多读过《三体》的人开始跟其他人交流自己的想法,并通过各种途径补上当年那些被遗落的知识。他们认识到科幻的魅力,进而明白了知识的力量。
不要小看这股力量,因为作为《三体》读者的你我他,也是人类的一份子。如果整个人类社会看成一个排列好的多米诺骨牌阵,或许某个被《三体》启发的人,就将成为改变整个骨牌阵形态的第一块。
《三体》就像一部教材,大刘就是一位老师。而他们,给我们好好地补了一课。
(from:戴高乐,凤凰网文化)
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文章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