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果说,这个世界本身就是一个对立矛盾存在的世界,有矛盾才会有故事,才会促进不断发展。而互联网创业也不例外,有原创就会有山寨,有出租车就会有专车,有上门服务就会有到店导航服务。
如果说,O2O本就不存在,是生造出来的词,或者O2O本身就存在,它改变了或者颠覆了传统服务业,只是换了一种方式。以前的消费服务都是在固定场景下进行,比如商店、商场,现在变了,变成了在线上,在你家里。因为总有一些人比较“宅”,寄希望于在较少的时间成本下,享受舒适的服务,所以就有了“上门服务”,而同时也会有一些人喜欢“逛”的乐趣,又想逛的方便又有意思,所以就有了“室内导航服务”。
同样是以O2O的方式介入服务,上门服务向左,室内导航向右。
O2O爆发,巨头布局血拼
而在O2O创业圈,上门服务已是遍地开花,创业者打着解放手艺人的口号,大势拉拢消费者远离门店,回到家里。互联网巨头公司也在不断布局,拓展O2O服务产业链,从上门送外卖,到美甲,洗车,家政等等,上门已无所不能,巨头也无所不包。同时像58到家、美团等巨头也在O2O垂直领域展开竞争,争夺手艺人,争夺用户。58、赶集合并,58到家独立发展,百度豪掷200亿发展O2O,腾讯京东联盟推京东到家,阿里也从电商加入O2O市场争夺,巨头们都呈现血拼的姿态。
相对上门服务的如火如荼,室内导航显得有些落寞,不过也不乏巨头的进入。而地图导航作为一种强技术需求,也只掌握在几个巨头手里。
近日,社交巨头腾讯战略投资了室内定位企业Sensewhere。虽然此次投资总金额并未公布,但腾讯表示目前已经获得Sensewhere在腾讯地图上的使用许可。同时Sensewhere也将作为腾讯在中国基于位置的广告服务的首选供应商。
而就在去年9月,百度也以千万美元收购导航技术初创公司IndoorAtlas,意图利用后者的技术提升自己的室内导航服务。据了解,IndoorAtlas成立于2012年, IndoorAtlas专利技术可利用集成在智能手机中的集成磁力仪来探测地球磁场的各种异常变化,并以此在无需任何额外基础设施的情况下为用户提供可靠的室内导航,将室内导航的精度缩短至0.1~2米的范围内,以弥补手机、GPS在室内定位的不足。
互联网巨头在极力推出上门服务的同时也在花巨资发展室内导航,让这两个本就矛盾的市场独立地存在,这不只是巨头们的战术,也是其战略考量,谁都不想错过可能存在的商机。不差钱的巨头们无外乎是投资收购,提升自身技术能力的同时,扩大市场占有率。最新的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2月底,百度地图客户端,活跃用户数超过3亿,70%的用户份额排名首位,高德地图20%,谷歌地图5%。这样来看,光就用户数来说,百度是遥遥领先。
上门服务重在服务
如果说,O2O是打通线上线下,改变服务方式,上门服务就是改变了服务场景,变得随时随地。不用排队,节省时间,更具私密性。但是,服务呢?服务人员是否专业,是否标准,是否安全?不过好像这些已不再重要,只要有人上门服务就行。而上门服务重在服务,而不是窜门,没有服务需要的场景,工具,服务人员,服务质量就很难保障。
室内导航重在数据
室内导航,逐渐被人所关注,那么室内导航到底能做什么?当然,首先它可以导航,把室外地理位置导航搬到了室内。那为什么室内也需要导航?商场太大,琳琅满目的商店太多,顾客太懒,想逛又不想瞎逛,这时候室内导航就有了用武之地。顾客想找商场里的哪家商店,就可以导航一下直接到达。当然互联网公司不止于此,导航只是第一步,他们真正想要的是顾客的消费数据。就目前来看,室内导航已经遍布京沪广深等大城市的大商场。
室内导航,可以说是O2O落地的一个超级入口,连接用户和线下商家,直接把用户带到想去的商家,同时让商家得到想要的用户。然后通过用户的消费数据积累,可以做大数据和用户行为分析,然后通过这些分析为用户推送相关商品优惠,供用户进行消费选择。
看似这样的室内导航,有完整的商业逻辑和市场价值,但用户用它的目的可能仅仅出于导航的需要,其他的可能并不关心。而就目前来看,几家地图导航,包括高德、百度也仅是做到导航,包括导航的技术精确度还有待提高,至于导航的数据分析还没有很好运用。所以,室内导航的价值还有待探索。
综合来看,上门服务和室内导航,都属于O2O的服务方式,用户虽有不同,但也都是懒人经济。而至于用户需求,也并不是强需求,甚至是强造出来的需求,用户不买单,市场价值就有待怀疑,所以也难言颠覆!
(from:微言,iDoNews专栏)
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文章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