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O2O的崛起,已经逐渐渗透到各大行业内,面临越来越同质化的O2O市场,我们是否可以想点不一样的点子出来。
(图片from:《离婚律师》剧照)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O2O服务成为了中国互联网故事的新主题。因此一系列全方位涵盖人们衣食住行的各种O2O创业公司。从买菜做饭,接送孩子,上门按摩,美甲设计,打扫卫生……你都可以找到相对应的创业公司。但故事讲得太多,O2O服务似乎也让人有些审美疲劳了:大众消费 + 高频需求 + 补贴折扣,剩下的就是比朋友圈的文案哪个做的好了。
然而,对于一个内容专业,受众小众,频率也不是很高(恨不得一辈子就这一次)的服务,例如你遇到了麻烦,寻找合适的律师,可能通过O2O来解决吗?
有一家公司说自己能够做到,这家公司有个直击用户心理的名字,叫做“赢了网”。
如果你关心互联网,你或许对这个名字似曾相识。就在一个月以前,赢了网(Yingle.com)刚刚获得了腾讯战略融资。它旨在“在国内领先的互联网法律平台,首创律师竞标模式,通过竞标帮助用户选择最合适的律师,实现效益最大化。”真正实现“让优质法律服务触手可及”。自2014年10月上线至今不足一年,赢了网已积累全国7000多名专业律师,超过100名法学专家,服务超万名个人用户及企业客户。
听上去很不错,但法律行业真的需要O2O吗?作为一个还没有上过法庭的人,我确实对这个问题有些茫然。但在今天的媒体交流会上,前律师赢了网总裁CEO李磊给我们进行了解释。在前互联网时代,当一个普通公民需要找一个律师,他往往会面临这样的问题:信息严重不对等。他迫切需要寻找到最适合他的法律服务,但由于知识所限,许多人往往对哪里能够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律师一无所知,大多数的方式是靠熟人推荐。后来出现了互联网的律师门户,缩小了选择范围,但用户仍然要一个一个的去跟不同的律师去进行咨询,仍然要面对信息不对称的情况,有些时候律师还要收取较高的咨询费用。结果经常是,花了许多钱,也找了许多人,但没有找到理想的律师,最终甚至案子也输了。
针对这个痛点,赢了网的方式方法是采用类似于“竞标模式”。具体而言:首先通过严格筛选和审核,确保注册律师的专业水平。其次,当用户将自己的案件情况在赢了网发布之后,系统会自动根据用户情况匹配合适的若干位备选律师,然后备选律师根据用户发布的情况提出自己的法律意见,案件处理与费用预期等,由用户从中进行选择出最合适的一位进行法律服务。
由于法律服务的风险和专业性,赢了网还提供了“先行赔付”制度。用户在线支付委托费,赢了网通过第三方平台托管机制收取代管服务费用。有一旦发现律师存在失职情况,或者“虚假承诺、夸大效果的现象”,赢了网将先行赔付,调查实情后,律师费最高可实现全额退款。
除了对用户而言,对律师,尤其是行业人脉不够多的青年律师而言。赢了网同样具有很大的优势:首先减少了律师自我营销,寻找案源的时间,这意味着律师可以专注在自身专业领域以提升业务能力,更好的服务。此外,赢了网的案件投标制度使得律师可以熟悉案情,利用碎片化时间减少律师和用户之间沟通成本,提高了办案效率。
这听上去有点像是法律界的“Uber”,用户输入需要的车型和地址,然后后台数据自动给你匹配出最适合你的律师,你再从中挑选出最适合你的对象。但是在我跟李磊的沟通中,他透露说他心目中的原型其实是Topcoder,这是一个由程序员竞赛演化而来的科技网站。这个网站自己没有多少员工,但却能够通过互联网,吸引世界各地的编程好手参与开发。Google、Microsoft、Facebook都曾经通过Topcoder发布自己的编程需求,并且取得了满意的成果。而赢了网的总裁正是当初Topcoder的技术总监——赢了网的野心可见一斑。
话虽如此,但与成熟的软件开发外包行业相比,法律服务的O2O还刚刚起步。尽管已经有了7000名注册律师和万余名用户,但李磊也坦言,赢了网许多的规则,例如管理制度,盈利模式,政策因素等等都还处于形成期,尚待摸索。但我还是希望它能够探索出一条新路来,原因很简单,比起在已经说烂的业务上拿投资人的钱打补贴战,价格战,一些事关重大的领域——比如司法——跟个人的关系更大,更需要互联网的力量来打破信息障碍,让它更加的规范化,透明化。
再说,都说互联网创业的风口就要过去了。风口过去了,说不定官司就要来了呢。
(from:fengshangyue,PingWest中文网)
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文章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