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夏天接近尾声,吆喝了整整一个季度减肥的小毛最终还是折戟而归。方法用了不少,但是“坚持”二字太难。朋友们推荐了各种各样的健身应用,侧重点各不相同,然而最终还是被我丢在了手机的角落里“蒙尘”,沦为鸡肋。
健身是好事,健身应用省钱方便,本来应该是神器一样的存在,为什么下载的人多,坚持使用的人缺少呢?
不许说是因为我懒!
好叭,懒的确是重要的原因之一,可是海量的健身应用里毕竟还是有一些叫好又叫座的,所以我们还是要从产品设计上找原因。
教学类健身应用:太难了我学不会!
教学类健身应用是最为常见的一类健身APP,风靡一时的“腹肌撕裂者”就有专门的APP,还有最近风头正劲的Keep。根据小毛的观察,虽然在知名度上腹肌撕裂者遥遥领先,但是作为一个APP,Keep肯定更为合格。
为什么?因为前者实在是太难了,我学不会啊。
开发者们要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心宽体胖”。试问一个永远洋溢着幸福微笑的微胖界人士,又怎么会自找麻烦去做那些匪夷所思的高难度动作呢?
所以,教学类健身应用,最忌课程过难。
社交类健身应用:你身材这么好你妈妈知道吗?
这是最近崛起的一股新兴势力,以微信微博等社交应用为阵地,以反手摸肚脐,反手夹手机,锁骨放硬币等“高”难度动作晒图而走红。小毛用过的有脂斗士,美型,包括我们每天都会刷一遍的——微信运动。
社交类APP的制胜关键就是炫耀与共鸣,而在我看来炫耀的成分还是多一些,因为,看到那些好身材我心里酸酸的有木有?
以社交来切入固然是一个好点子,但是所有走这条路线的APP都难逃一个“怪圈”,忽然成了现象级,又忽然销声匿迹。如何增强用户黏性?这是他们必须思考的一个问题。
推荐健身房?便宜也不能总占啊!
还有一类健身应用,非得是小毛这种“屌丝”阶层才比较耳熟能详。那就是——推荐类健身应用。名字是我起的,顾名思义,就是APP的主要内容就就是给你推荐附近的健身房,健身会所,通过使用这款APP,还可以低价办卡,或者去现场体验。我手机里下载的该类别应用有“燃健身”,“健健”,身边的朋友还推荐了“小熊快跑”,“全城热炼”等等。
对于这类APP的问世,其实小毛还是很欣慰的,因为现在健身行业乱象频生,价格也是参差不齐。移动互联网行业的强势介入,无意中运用市场的手调整了整个行业。但是,问题来了,这些APP是否真的能明察秋毫呢?
就算在北京这样的超级大都市,还是存在很多骗人的健身会所,图便宜办了年卡,结果不到两个月,健身中心人去楼空,投诉无门。
健身APP所收录并合作的健身会所一定程度上必然是合法的,但是在服务上是否能够跟上呢?就如同团购刚刚诞生的时候,餐饮业也出现了同一道菜两种分量的现状。互联网+健身刚刚兴起,又如何保证服务质量呢?
说了这么多,我并不是否认健身APP的存在,恰恰相反,正是有了层出不穷健身应用,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随时随地的锻炼成了可能。前不久刚刚看了《滚蛋吧,肿瘤君!》,哭的淅沥哗啦的小毛悟出了一个道理:身体果然是革命的本钱。多运动,早休息,是对自己和家人负责。
健身应用也就在这两年刚刚兴起,但是迅速就迎来了大爆发的局面,这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人们对于身体健康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而另一方面,也预示着行业洗牌在即,不管是从哪条路切入健身领域,好产品,好内容,好设计,永远是不变的真理。
(from:于玮琳 ,iDoNews 专栏)
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文章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