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都没想到,建数据库这件事,让这位出身硅谷、多次创业的“大叔”创业者,专注了2年之久。
董志峰的数据库内容是葡萄酒信息,2012年底,他和合作伙伴邵朝阳看上葡萄酒行业,想做一款产品,让用户拍下红酒酒标,即可查询红酒具体信息。
建立数据库,他与团队从B端入手。许多红酒爱好者、酒商对品类繁多的红酒看不懂、记不住,瞄准该痛点,他们于13年4月份首先与广州酒协达成合作,成为其技术合作方,再搜集酒商数据(如酒标、展柜号牌等),录入数据库。他接连复制着该模式,走遍了深圳、北京等国内前十大酒展。
他陆续与糖酒会,贵州省、美国加州葡萄酒协会等30家机构达成合作。目前,“酒咔嚓”已收录红酒50万款,大概有用户50万,月活30~40%,三成以上用户有收藏红酒信息的习惯。搜索准确率为90%以上,日均搜索量为1.5~2万。
在解决用户找不到、看不懂红酒的难题之后,今年3月,他与团队着手解决用户买不到的问题。现在,平台每周会推荐2款酒,每周销量约1000瓶,交易额约20万元。相对数据库而言,电商之路才刚起步。
期间,“酒咔嚓”分别获PreAngel(以下简称“PA”)、小鹰投资50万元、300万元投资。
注:董志峰已确认文中数据真实无误,铅笔道愿与他一起为内容真实性作背书。
2012年,广州。董经常与三五好友小聚,由于合作伙伴邵朝阳有痛风,不能喝啤酒,白酒又伤身,几人一致觉得喝葡萄酒更健康。他们常常会去位于科韵路附近的麦德龙买酒,虽然这家超市不在市中心,但都是进口食品,董更放心,他平时的奶、肉也在此处购买。
但进口葡萄酒品类繁多,董和邵实在看不懂。“米、肉、日用品可以懂,一看原装,有‘新西兰’、‘德国’字样就行了。但红酒有几百款,我们实在不明白为什么这款价格60元,那款几百元。”最后邵是看了旁边一老外买了一箱100元左右的,他们才跟着买了2瓶。
拿了回去品尝一番,味道不错。凭着好奇心,董用Google搜索上面的单词,想搞懂这些酒标上面写的到底是什么意思。逐渐地,董才明白,上面是产地、产区、葡萄品种、酒庄等信息。酒标很复杂,即便他懂英文,也常常摸不着头脑。
之后,董和邵又仔细研究了国外一款葡萄酒识别应用产品Vivino,拍下酒标,即可快速完成相关基本信息查询,包括酒庄、产地、年份、葡萄品种等。
这让苦苦探索数年的董看到了方向。董有着不错的履历,早年美国留学,硅谷工作多年,回国后创业多年。董与邵的团队是国内最早的图像搜索行业团队之一。从iPhone3流行开始,就投入到基于手机的图像搜索服务中。
经过几年摸爬滚打,他们深知仅凭图像识别技术难以壮大,所以一直在寻找一个可以切入的行业。尝试了人脸识别、搜衣服、拍海报封面等方向之后,很快就放弃了。而在跟踪Vivino(红酒查询App)的时间里,结合自身对葡萄酒需求的亲身体验,让董和邵有种发现了新大陆的喜悦。
研究图像搜索服务期间,董和邵还下载了国外不少基于图像搜索的应用,如音乐、CD、书、海报等,但活跃度普遍不高,唯独葡萄酒类应用逐渐增多。结合国内市场,他觉得该行业可持续做深做大,它符合图像识别的3个基本标准:
1、产品量足够多,让人记不住。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就是两款,死记硬背都记住了,没有认知困难。
2、获取相对方便。比如人脸的获取就相对不容易,去公安局办身份证,眼镜得摘掉,耳朵得露出来。这些条件在平时都难以满足。
3、标准客观。董和邵曾尝试过搜衣服,很难达标,“女孩子挑选衣服好不好看,本身就是一个主观判断,另有一些品牌、质地等非视觉因素。”
坚定进入葡萄酒行业的想法后,在上海的一家咖啡厅里,董第一次见到了“PA”的王利杰Leo。
交流过程中,一个想象的场景打动了Leo。“假如我们现在喝酒的兴头上,我拿出了一瓶酒,用手机一拍,便可知道这瓶酒背后的信息,并且在附近找到了相应的酒商,然后让他们马上送过来2瓶,是不是挺方便有趣?”
对方了解董的背景,觉得这是个可以尝试的项目。于是,12年底,董获PA50万元种子投资。
随后,“酒咔嚓”App上线,用户只需点击主页面上的相机图标即可拍照,应用会自动根据获取的酒标图像搜索并匹配后台数据库,调出该款红酒的具体信息,包括商品详情和商品价格。点击商品详情一栏,可显示红酒名、产地、种类、葡萄品种、级别、酒精度、规格、色泽、搭配佳肴等具体信息。
App上线之后,因没有合适的葡萄酒数据库,搜索成功率并不是很高,建立自己的数据库成当务之急。凭着团队的技术背景,董原本预计俩仨月就能建完,没想到的是,这一建就是2年。
董从B端入手。13年5月份,正是广东省酒协办酒展期。他找到酒协的副秘书长耿磊,当时耿在忙碌招揽客人。董开门见山,上前就指出酒展问题:这里这么多酒谁记得住,谁看得懂。
耿磊客气地回复,记不住看不懂我给您发个手册,“手册很厚,这是很传统的方式。”董打趣道:“没人去拿,这场酒展结束了,最大的受益者,是收垃圾的。”于是,董把自己产品,演示一番,并对“酒咔嚓”的功能加以解释。
耿对此产品挺感兴趣,于是与董、邵一起,三人约在一家汕头牛肉火锅店,正好耿的后备厢有一堆红酒,几人就边喝边聊了起来。
董说,无论是对于酒商还是葡萄酒爱好者,最大的痛点在于看不懂记不住。很多人拿手机拍酒标,但回头一看会发现照片是散的。收集一堆名片,一堆酒标,到头来却对不上号。
耿磊叹道:“没错,不要说他们了,很多酒我都不懂。”耿也指出自己面临的挑战,国外酒商要来国内展酒,但是酒协没法给酒商做手册,外语看不懂,找人翻译吧,又不能简单地找一堆大学生,他们不懂酒。
董顺势提议,自己帮酒协录入信息,服务免费,双方达成意向。具体合作方式上,耿需把酒展商家的联系方式提供给董,并给这些酒商发去公函,指定“酒咔嚓”是技术合作方。随后董一个个联系酒商,说明想法,这些酒商几乎无异议,便将要参展的酒和其他酒资料(电子资料)全部寄去,董的要求是,酒标一定要清楚。
拿到酒商的数据后,董的团队根据酒商的翻译、整理、说明,查询Google以及国外各个专业的葡萄酒网站。一款酒有7个基础属性,如产区、葡萄品种、颜色等,还有十几种增量属性,如配餐、适宜温度、酒品描述等。“类似一个电子词典。”
董最初找来10几位外贸实习生,由懂行的同事从零培养,教他们如何读懂酒标,搜索信息然后录入。最初10人每天录入仅20款,后期逐渐增多,2~3个月时间里,累计录入2000~3000款酒。
接下来,董与邵复制模式,他们陆续参加了深圳、北京等国内前10大酒展。按照类似的模式,一点点录入、完善数据库。“我不算是年轻的创业者,但我与邵朝阳谈判能力挺强。”董之前做过电信运营商的生意,经常与客户谈判,因此也很清楚如何与这些酒展负责人打交道。
“酒咔嚓”还与全球3大酒展中的2家达成合作,一个是意大利的酒展,一个是德国酒展,展会方均为上市公司。其中德国的ProWine每年都在上海举行。“他们来到中国以后,不像广交会有国内的代理商,他们最起码需要一个宣传推广的渠道,把内容翻译成中文,他们更需要‘酒咔嚓’。”
除此之外,董与美国加州葡萄酒协会、西班牙里奥哈协会、拉曼恰协会、意大利出口协会等近30家葡萄酒行业机构合作,数据库的量也在逐步完善。
到14年3月份,“酒咔嚓”用户总数为10几万,搜索成功率约65%。这些用户主要来自线下酒展、品鉴会,其余则是线上推广和口碑传播。
经PA王利杰介绍,在北京青年天使会路演上,董见到刘小鹰,后者是老鹰投资创始人。刘正好使用过Vivino,知道“酒咔嚓”与其相似。同时,刘身边有一堆以前电信行业的朋友,之前卖诺基亚、爱立信、摩托罗拉等手机。现在这帮人基本都转行做葡萄酒生意了,刘知道他们对市场非常敏感,看好葡萄局市场方向,也明白“酒咔嚓”后台数据库和图像搜索能力,于是决定投资。
2014年6月份,“酒咔嚓”获老鹰基金领投的300万元天使轮投资。
随后刘小鹰又将“酒咔嚓”介绍给百度。后者很了解图像搜索对它的重要性,但是它不可能对每个行业都摸得透彻。“其实不是说纯粹技术做不到,而是这需要很大的模型去建库,对于百度而言,最好的方式是与不同的垂直行业领先者合作。”
目前在百度App界面的搜索框,点击图像搜搜会出现拍照图标,点击图标拍酒标,会显示“酒咔嚓”的酒款详细信息。以同样的形式,酒咔嚓也与微信实现合作。
在数据完善的过程中,董接到了越来越多的反馈。“许多用户会问同样一个问题,这瓶酒不错,多少钱,哪里买?”对于用户来说,看懂一款葡萄酒之后,会被天然的好奇心驱使:如何可以买到?
董建了一个葡萄酒微店,通过网络销售的方式,让酒商把酒放到平台,“酒咔嚓”帮他们推广。但是,董放弃了已有的微店、有赞等平台,原因有二:1、这些用户不是自己的,登录“酒咔嚓”需二次跳转。2、这是通用平台,上面商品的陈列方式,不适合酒类。
于是,在15年的7月份,董决定自建平台。他对商家的要求严格,瞄准的是总代理商或者一级经销商,“要求商家跟天猫类似。”1、提供营业执照复印件;2、有中国酒款的入关证、酒款的卫生检疫证。
有很多商家对此有兴趣,如广东的“十六区”、“欧盟”等。这些经销商甚至建议将零售价放上去。经销商大多也会抱着尝试心态,看下在线推广效果如何。
虽是起步,但销量不差,平台每个星期的销量约为1000瓶,转换率在2~4%。酒越有特色,卖得越多。
目前,“酒咔嚓”大概有50万用户,搜索准确率达90%以上,日均搜索量1.5万~2万,月活30%~40%,其中3成以上用户有收藏酒的习惯。
董称自己是位“盲目”乐观者。“假如有2000家酒商在‘酒咔嚓’卖酒,一个酒商有3~5款酒,那么我们就是国内最大的在线酒商了。”
读完文章,求报道的创业者请加微信号Michael001;
文章原创,如需转载,请加微信号meera003;
积累50万用户他成了电商平台 每周售1千瓶,这个确实很震撼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