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周早些时候,Google 向加州交通监管部门递交了一份无人驾驶实验报告。这份报告涵盖了长达 14 个月的实验时间,在其中 Google 提到自动驾驶汽车的软件一共监测到了 272 次无法自行处理,需要驾驶员人工干预的情况:原因包括且不仅包括路况、软件故障、机械故障等。
对于这 272 次发生的隐患,Google 评估的结果是:如果车上的实验驾驶员不干预的话,将有 13 次与人、其他车辆或道路上的物体碰撞的情况发生。
Google X 自动驾驶部门负责人约翰·卡夫茨克(John Krakcik)曾对公众表示,Google 致力于让汽车实现全自动无人驾驶,也即完全不需要人类驾驶员作为后备。
全自动无人驾驶听上去非常“未来”。当我们去年看到 Google 萌态百出的无人驾驶汽车时,也一度认为人类已经离全自动无人驾驶很近了。但现在看来,机器视觉、机器学习、人工智能与驾驶技术的结合,成效还远未达到我们所期待的样子。Google,以及其他所有正在研究全自动无人驾驶的公司机构,距离终极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最近两年,无人驾驶技术成为了全世界各大科技公司研究的新方向。
在汽车行业,德国机械工业巨头,为世界上绝大多数汽车提供动力控制系统的博世(Bosch)也在研究全无人驾驶,但该公司提供的报告显示人工干预的频率比 Google 更高一些。
此前有未经证实的消息,苹果公司也在尝试开发自动驾驶汽车产品。为此,苹果已经从汽车行业挖走了大批高级技术和管理人才。
总部位于美国加州的电动汽车公司特斯拉在去年下半年为全线电动车产品提供了人机交互系统升级。当用户驾驶安装有新版系统的特斯拉电动车在高速路上行驶时,可以将方向盘交给系统接管。这类似一种更为智能的定速巡航功能,和传统的定速巡航相比,特斯拉的系统可以自动判断路况,跟随道路、变道、超车、加减速。
乐视汽车及其生态下的汽车公司也在进行自动驾驶方面的研究。今年拉斯维加斯的 CES 上,乐视和其投资的电动汽车公司 Faraday Future 一同揭晓了一辆外形酷炫的概念车。遗憾的是,这辆概念车并不具备无人驾驶功能,甚至连发动机都没有安装。
去年年底,百度在北京宣布成立了自动驾驶事业部。该公司宣称一辆由百度和宝马联合研制,具备自动驾驶的汽车,从百度位于北京西二旗的总部出发,上五环,开到北京中轴线上的奥森公园,掉头并最终安全回到了百度,路程中全程均无人工控制和干预。
百度高级副总裁王劲表示,该事业部的目标是在三年内实现完全无人的自动驾驶,五年内将这种技术商用,尽管中国并未有对无人驾驶进行监管的规章制度出台。
在此之前,公众对百度的自动驾驶技术毫无了解。
在美国,拥有一定程度自动驾驶功能的汽车上路毫无问题。在科技公司众多的加州,当地的态度是要求科技公司面向行政部门以及公众提供真实且严格的报告,从而为后续的立法工作提供参考。出于公众安全责任的考虑,即便开发出无人驾驶技术的公司也并未直接面向市场销售这些产品。可以说,大部分科技和汽车公司都在等待立法机构的态度和动作。
在底特律车展上,美国交通部长安东尼·福克斯(Anthony Foxx)宣布奥巴马政府将推出一项专门针对自动驾驶的激励政策,旨在推动美国汽车与科技行业在自动驾驶技术方面的研究。这项激励的总预算将高达 40 亿美元,而通用汽车、福特、特斯拉、菲亚特·克莱斯勒、沃尔沃等汽车企业都在激励的参与者名单当中——当然,这个名单也包括正在研发无人驾驶技术软件端的科技公司,比如 Google 和 Delphi。后者是多家大型汽车品牌自动驾驶技术的外包合作方。
然而,由于美国政治体制的特殊性,联邦性的财政和行业振兴政策和各州的立法监管之间,是会存在不同步甚至是冲突的。比如去年 12 月,加州车辆管理局(DMV)发布的一份监管条例草案中提到,自动驾驶汽车必须安装有方向盘和油门刹车踏板,以备出现意外时车上的人类驾驶员随时接管。从技术的角度,这款条文完全和自动/无人驾驶的汽车的理念背道而驰。
显然,在实现全自动无人驾驶的商用化上,人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来源:PingWest中文网
好东西哦,大家不要光看不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