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思维

文章页右侧顶部广告

滴滴否认疑似融资上市文件,映射三大短板

2016-06-01 20:27:58 0 业界资讯 |

滴滴否认疑似融资上市文件,映射三大短板

近日,有媒体曝光了一份疑似滴滴融资的文件。该文件显示,滴滴预计于2018年启动赴美上市,募资7200万美元,估值将达800亿-1000亿美元;该文件还透露了滴滴新一轮融资的详细信息:苹果领投10 亿美元,阿里跟投4 亿美元,上海人寿跟投2 亿美元,招商银行跟投约1 亿美元。

虽然随后滴滴对此作出回应,称该文件错误百出,编造痕迹明显,并非滴滴公司所有,滴滴亦未授权任何机构或个人以投资滴滴的名义对公众进行融资。

但无风不起浪,有业内人士表示,或许是滴滴的第三方投资机构将股权分拆针对公众进行融资,这也显示滴滴目前面临不小的融资压力。

此前3月份,滴滴出行董事长兼CEO程维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目前滴滴并没有明确的上市时间表。但面对投资者急于获利的催促和神州专车等竞争对手的步步紧逼,滴滴还有耐心等待吗?

更为重要的是,不管文件真假与否,网传融资资料事件的背后,都映射出了滴滴当前存在的众多问题和真相:比如最被诟病的巨额补贴问题,盈利模式不清问题以及政策障碍挑战等等;而面临巨大压力的滴滴,选择融资上市只是时间问题,关键是如何给投资者讲一个更加美丽的故事。

深陷补贴“泥潭” 融资或继续“填坑”

按理说,公司融资乃是天经地义,但滴滴融资却再次引发大量质疑:其融资是在为无休止的补贴“填坑”。此前,滴滴的数轮融资屡遭媒体诟病,每次均被指责融资目的是为了填充补贴大战的资金“黑洞”。

2015年7月,滴滴获曾获得30亿美元融资。对于融资基金重点用在哪儿,滴滴官方的说法是:“将用于巩固公司现有市场地位、进一步拓展和做深国内市场和新业务,以及用于公司平台技术升级、大数据的研发和运营以及提升用户体验效率等。”

但请注意,“巩固公司现有市场地位”居首;而根据程维的观点,滴滴想继续稳固市场份额,未来补贴还会长期存在。“新兴市场对教育用户是不惜代价的,投资者需要战略上的耐心,远没到收获的阶段。”直到“彻底赢得市场”,补贴才会终止。

巨额补贴乃是滴滴成功的基础。即便是最近这笔19亿美元的融资,也还不够滴滴半年的补贴总额(此前,优步CEO卡拉尼克来华曾向媒体透露,滴滴每周补贴高达7000-8000万美元;即滴滴每年“烧掉”的现金,高达40亿美金。)当然,滴滴对外宣称,本轮融资将用于继续发展滴滴的技术,包括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方面。

滴滴靠补贴换市场的运营模式,已经注定其被捆绑在了补贴的“泥潭”里,无法抽身。伴着随乐视投资易到,神州专车启动新三板挂牌,目前移动出行行业资本大战烽烟再起,“烧钱大战”将越烧越旺,未来或成一片“血海”。

盈利模式仍不明朗 入口价值难兑现

深陷补贴泥潭,滴滴都盈利也不如其描述的那么乐观。

虽然近期滴滴宣布已经有300个城市实现盈利,但明眼人一看即知,这不过是滴滴的文字游戏,滴滴公司整体目前仍在继续亏损之中(网传资料显示,2015年,滴滴净亏损为42.8亿元人民币,今年预计亏损37.29亿元人民币,姑且当做一种参考)。

有网友表示,“作为以APP为主的提供指定内容的平台商,主要的盈利模式无非是两种,第一是向内容提供者收费,第二是向内容使用者收费,一旦这两项都无法实现,滴滴快的靠什么盈利,说实话是真不理解。”

按照公开解释,滴滴最大的价值所在,就是移动互联网入口的概念,这也是苹果投资10亿美元所看中的价值所在。在电商和O2O领域,被认为有了用户之后就是连接服务的入口,就必然有价值,这是互联网人非常擅长的为资本市场“画饼充饥”。

然而,伴随着行业竞争的加剧以及补贴减少,滴滴用户数量的红利期已经结束,短时间内很难指望其用户有突破性的增长。但在能给投资者带来盈利的入口转化上,滴滴并没有表现出来太大的创新之处,众多投资人期待的互联网入口价值实现,滴滴仍未给出明确答案。

此外,滴滴正在布局的汽车后市场以及金融服务,还明显前景未定。

潜藏政策危机 市场份额或一夕而没

除了补贴和盈利,滴滴还面临一个巨大的政策风险。

前两年,滴滴之所以能快速发展壮大,主要依靠克隆优步模式打政策“擦边球”,用私家车做快车、顺风车,并快速收编了大部分黑车,占据了宠大的市场。但也正是由于这样的经营模式,让滴滴的经营潜藏着巨大的政策性风险。

首先,滴滴的仿优步模式在中国遭遇合法身份危机。比如,近日地方政府打击“黑车”行动,给滴滴造成严重冲击。5月22日,太原进行封杀滴滴等快车的专项行动,将滴滴定性为“黑车”。另有消息称,昆明近日也正在严查非法运营车辆,包括滴滴在内的各类打车软件车辆以及普通“黑车”都在查处之列。可以预见,在政府对此未给出明确定义前,滴滴还将继续面临类似困扰。

而即将出台的网约车新规,也许将给滴滴带来更加严重的打击。日前有消息称,网约车新规即将出台,而按交通部部长杨传堂在今年“两会”期间的未来要按高品质、差异化的方式发展网约车的表述,新规将不会给滴滴快车等以合法身份。原因是滴滴的模式,是要收编原来的“黑车”和私家车,这将对目前的出租车行业造成严重冲击(近期各地不断爆发的滴滴快车司机与出租车司机冲突,从侧面给了一定佐证),而不是与其形成差异化经营。如果传闻属实,这意味着滴滴旗下核心产品快车、顺风车或面临清盘风险。真是如此,滴滴之前投入几十亿美金抢到的市场,也许突然就将不复存在。

即便政府网开一面,给滴滴旗下快车等一线生机,滴滴也必将面临严格的准入标准和巨大成本压力造成的市场流失压力。而由于滴滴模式属于私家车加盟,提供高品质和安全服务并非滴滴所长,原因是公司对司机的监管难度显然比神州专车模式大很多。有分析认为,滴滴旗下的快车、顺风车等产品,靠大量补贴维持现在的市场份额,司机和乘客的忠诚度并不牢固,在补贴减少后,能够保留多大市场份额也是未知数。

面临深陷补贴“泥潭”无法自拔,法律障碍难以逾越,盈利遥遥无期众多困境,这样的滴滴,当然还无法上市。或许有人会说,滴滴还有更有想象空间的汽车后市场和金融服务,未来更有大数据移动出行啊,滴滴的愿景还是很美好的。愿景固然美丽,但首先你得无视滴滴当前的巨大困难,并有信心去挑战目前高达数百亿美元的估值风险。接盘滴滴,谁是下一个苹果?让我们拭目以待。

《财经国家周刊》记者 李云蝶

IT思维

IT思维(itsiwei.com)是互联网首个定位在科技与电商“思维”韬略的平台,我们时刻关注互联网电商行业新动向; 诚邀行业资深从业者加入“思维客家族”!

发表留言

Return to Top ▲Return to To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