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思维

文章页右侧顶部广告

“明年超越滴滴”?优步能否破除外资魔咒

“明年超越滴滴”?优步能否破除外资魔咒

中国优步高级副总裁柳甄日前在香港参加“汇Converge高峰论坛”时高调宣称,希望在明年超越滴滴。

【“一条财经”(微信ID:ytcj123)提要】柳甄突然发出的高调宣言,令人意外,也自然引来质疑。几乎没有人怀疑Uber领先的技术与产品优势,也没有人会去质疑Uber积累的大数据优势。但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仍旧是外资互联网公司在中国的魔咒……中国优步在前两轮的融资中,主要引入的是百度、广汽、海航这类本土机构投资者,且从一开始就制定了在中国A股独立上市的计划,在A股的上市计划,也令其必须从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结构这些根源问题上,做一家真正的中国公司,而非外资公司。因此可以把优步视作一家有外资背景的中国公司,而非外资公司。双双取得巨额融资的优步和滴滴,无疑即将在广阔的中国市场迎来激烈的竞争。但无论谁超越谁,从中获利的都将是司机与乘客。共享经济和过去的平台经济相比,也许真的不再是垄断式的赢家通吃,而是回归商业的本质,竞争市场。

【正文】

在滴滴宣布获得苹果10亿美元融资之后,Uber宣布获得来自沙特土豪高达35亿美金的投资,这是世界上两家最大的共享出行服务公司迄今获得的最大单笔投资。当然,这一商业模式的开创者Uber的估值仍然是滴滴难以企及的。融资前,滴滴估值达250亿美金,Uber估值则高达625亿美金,Uber也创下了全球未上市公司中估值最高、单轮融资金额最大的记录。

中国优步高级副总裁柳甄在接受华尔街日报采访中表示,Uber融资的一大部分将用来支持其在中国市场的发展,中国优步希望在明年超越滴滴。事实上,早在融资前,优步即已加快在中国市场布局,今年计划进入100个城市,与滴滴形成全面市场竞争的态势与格局。而此前,优步在进入中国市场后,除不断推陈的吸引眼球的营销事件,对于公司战略甚少主动披露,一直表现得比较低调。

柳甄突然发出的高调宣言,令人意外,也自然引来质疑。事实上,自从Uber于2014年进入中国市场挑战滴滴,质疑之声也就开始不绝于耳,而且每一次都几乎是新瓶装老酒。

因为一方面,从创新公司最重要的技术与产品角度,几乎没有人怀疑Uber领先的技术与产品优势,也没有人会去质疑Uber积累的大数据优势,柳甄曾公开表示,优步在技术方面至少领先滴滴一到两年,但这方面并没有遇到滴滴的任何回击。从自动按距离派单功能,到保证安全的人脸识别技术,再到不久前曝光的优步无人车实际路况测试,优步显然正在追赶谷歌的步伐,并逐渐进一步拉开与滴滴在技术层面的差距。

“明年超越滴滴”?优步能否破除外资魔咒
Uber首款无人车在美国匹兹堡的街头开始实际路测。

当然,另一方面,也不会有人去质疑优步在资金方面的实力,优步融资后宣布,账面有100亿美元现金,这在以烧钱见长的未上市互联网公司中并不多见。经过多轮融资的滴滴在资金实力上,显然超过中国大多数未上市的创新公司,但与优步相比,并无优势。

最后,市场营销层面,显然滴滴具有较强的先发优势。但是,优步进入中国之后,快速通过颇具创意与亮点的营销手段,奠定了在司机与用户中差别于滴滴的形象。就在近期的一篇质疑优步的文章中,也不得不承认:“毫无疑问,我还是认可Uber的营销策略的,如一键摇撸船、一键叫CEO,一键叫冰淇淋,还在漫威出新电影之际,让司机着装成钢铁侠,美队来载客。对于生活在北上广深的白领和知识精英的眼中,谈论起Uber就像谈论起星巴克和苹果一样那么有逼格。”

在一二线城市的年轻群体中,Uber代表了一种流行和时髦的生活方式。
但是,优步的高级黑们,老生常谈的一个话题仍旧是外资互联网公司在中国的魔咒——谷歌走了,雅虎和阿里巴巴合作了,ebay被阿里PK掉了,还有facebook,twitter压根进不了中国,那么,优步再有钱,再科技,也早晚被滴滴干掉。这个论断当然颇受一些在互联网上活跃的“愤青”的青睐,且不论支撑这一说法背后的“义和团情结”,如果沿着这个思路去讨论优步能否在中国超越滴滴的命题,不是遭遇阴谋论,就是无聊的骂街。

如果单纯从商业模式的角度分析,我们必须承认,过去的所谓外资互联网公司在中国的魔咒,确实有其深层内因,最重要的原因,是过去的外资互联网公司,并不本土化,很难适应独特的中国市场。优步应对这一外资魔咒的中国本土化战略,耐人寻味。可以说,在技术、产品、资金和营销等各方面具备超前优势的优步,自进入中国开始,就在寻找破解这一魔咒的密码

首先,中国优步到底是不是一家传统意义上的外资互联网公司?中国优步从在中国落地开始,便是一家在股权结构上具有相当独立性的公司,而Uber甚至可以看做是这家公司的一个创始股东和重要投资机构。中国优步在前两轮的融资中,主要引入的是百度、广汽、海航这类本土机构投资者,且从一开始就制定了在中国A股独立上市的计划,在A股的上市计划,也令其必须从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结构这些根源问题上,做一家真正的中国公司,而非外资公司。因此,我们其实可以把优步视作一家有外资背景的中国公司,而非外资公司。中国优步的核心管理团队也都是中国人,没有外国人。

从这个角度看,阿里巴巴、腾讯这样拥有众多外资投资机构的海外上市公司,难道就是外资公司,而非中国公司吗?如果以此类推,与优步相比,现在的BAT与刚刚获得苹果巨额投资的滴滴倒是更像外资公司

其实,在互联网大融合的时代,我们真的不能再用传统眼光去看待如今的互联网公司,更多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阿里巴巴尽管是滴滴的重要股东,但是,近期一直与优步有深层战略合作,月余前,即在印度与优步联合召开战略发布会,宣布支付宝与优步在海外叫车业务方面的全面合作。就是一个例证。

前不久,优步与阿里巴巴合作展开合作。支付宝用户可以在全球400多个城市可以使用Uber出行。

另一方面,优步创始人 Travis Kalanick可能比任何一家外资互联网公司的老板更重视中国战略,在去年回答财新主编王烁关于中国市场对优步有多重要时,TK说,在过去半年中,有超过3个月以上在中国。在美国硅谷总部,优步用中国式的标语,打出巨大的“人民优步”的中文口号。当然,优步的这些做法可能也会受到来自美国“愤青”们的质疑,但是,优步的出行共享与Facebook等媒体社交平台的最大不同在于,这是一种生活服务,确实跟意识形态没有多大关系

2015年,优步创始人Travis Kalanick将很大一部分时间投入到了中国市场。

最后,优步在中国的市场拓展方式,其实是一种对区域公司、城市公司充分放权的治理模式,每个城市公司均从当地聘用总经理与经营团队,强化地区公司,而弱化总部。连万科这样的房地产公司如今都在做事业合伙人式的变革,对城市公司充分放权,用创业式合伙人管理结构,而非中央集权化的治理结构来管理公司,而中国的很多互联网企业,仍然更喜欢把大权掌控在总部。试问,哪一种模式更本土化呢?

从上述Uber在中国的战略看,至少能够看出优步推行本土化的决心有多么大。

上周,GGV纪源资本董事总经理童士豪接受记者采访,在谈到他对小米、滴滴等公司的成功投资时,出人意料地表示,他认为所有美国公司中,Uber是在中国做的最好的。“虽然,我自己是Uber在中国的竞争对手滴滴的投资人,但我非常钦佩Uber所做的一切,他们以一种非常本土化的方式在中国竞争。Uber已经完全本土化,由中国人管理中国公司,决策链条短,数据中心也放在中国,遵守中国法规——他们做的每一件事都是更加本土化,同事,Uber有卓越的算法,懂得如何迅速扩展业务。虽然来中国比较晚,但他们做出了非常值得尊敬的表现,也确实使得中国出行市场竞争格局发生颠覆性的改变。”

事实上,在移动互联网巨变的时代,伴随资本市场对创新公司的投入越来越巨大,更多既有认知都在被颠覆。如滴滴在经过多轮融资并与快的合并之后,创始人程维的股权已经被稀释到百分之十以下,对公司的主导权大幅降低,公司已经倾向一种万科式的职业经理人式的治理结构,这在互联网未上市公司中是非常罕见的,这些现象是危还是机,都是一些短期内很难判定的问题。

竞争从来不是坏事,就如谷歌退出中国,长期对百度而言未必就是好事。其实百度对搜索的垄断,以及上市后资本单纯的趋利目标,恰恰可能是其近期遇到危机的根源。垄断的一家独大的市场对消费者而言,也将是巨大的伤害。

Uber和滴滴,世界上两家最大的共享出行服务公司在中国“狭路相逢”。

双双取得巨额融资的优步和滴滴,无疑即将在广阔的中国市场迎来激烈的竞争。但无论谁超越谁,从中获利的都将是司机与乘客。共享经济和过去的平台经济相比,也许真的不再是垄断式的赢家通吃,而是回归商业的本质,竞争市场。

作者:一条财经

IT思维

IT思维(itsiwei.com)是互联网首个定位在科技与电商“思维”韬略的平台,我们时刻关注互联网电商行业新动向; 诚邀行业资深从业者加入“思维客家族”!

发表留言

Return to Top ▲Return to To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