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思维

文章页右侧顶部广告

那些家门口的超市小店,到底活得怎么样?

是想办法走出巨头阴影,重拾往日光环,还是加入巨头,成为新零售业态大链条上的一环?

如果你住在一个生活气息浓郁的社区,周边一定少不了社区超市、杂货铺或者夫妻小店。

别看这几年网购风头正劲,但到了春节这样的采购档口,很多人发现,还是这些家门口的超市小店最实用。

不盲目追逐商圈,在社区周边布店,辐射方圆1-2公里,这种传统的零售业态在新零售崛起、实体零售回暖的大环境下,略显低调。

走进这些超市和小店,会发现它们和新零售等新潮词汇并无太大关联:陈旧的货架、雷同的商品以及柜台现金收银等不能更传统的购物体验,对习惯了写字楼24小时便利刷微信支付宝的新都市人来说,显然吸引力不大。

但传统社区主力购物人群——大爷大妈们供养了这些中小超市,从春节期间日常人头攒动的景象看,它们似乎过得并没有想象中惨淡。

然而,和其他传统行业一样,零售业同样逃不开互联网的改造。即便是这些过去的“零售孤岛”,也将面临新挑战。

夹缝中生存

在人人都在向“新零售”概念靠拢的市场中,社区超市和杂货铺常年扎根在居民社区,和店铺里老旧的陈设一样,显得单调而沉默。

在商超大卖场和新兴连锁便利店的夹缝中生存,是这类社区零售业态的最大特征。

虽然商超大卖场的日子也好过不到哪里去,但互联网和资本为其注入新血。今年1月,法国老牌零售商家乐福宣布,已与腾讯和永辉就对家乐福中国进行潜在投资签署了投资意向书,而在去年年末,阿里巴巴才刚刚投资了高鑫零售——它是大润发和欧尚集团母公司。

连锁便利店的发展势头则十分迅猛。日系便利店如711、罗森、全家等,早已在一线城市圈地完毕,并不断加快起扩张速度,例如全家就计划在2024年实现1万家门店的开店目标。本土便利店如好邻居、便利蜂等也迅速崛起。

在政策层面,连锁便利店业态在不少城市也是被鼓励的。比如2017年底,北京市商务委联合多部门出台《进一步优化连锁便利店发展环境的工作方案》,并提出到2020年,北京便利店数量增加到3000家。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北京市场品牌便利店数量将近1200家。

社区超市因此陷入了“中间型”尴尬。店铺大小、货品数量居中,且多是生活日用品,相比大卖场的一站式购物显得心力不足,比起小规模的便利店又不够精致、便捷。

而杂货铺和夫妻店早期因为规模小、店铺灵活,深入社区,一度也成为社区零售的香饽饽,但缺乏管理、供应链效率低下等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随着其他零售业态进军社区场景,它们也将面临便利店的直接挑战。

不过在它们看似不入流的外表下,却蕴含着巨大的潜力和能量。

根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提供的数据,发达国家社区商业所占比例一般在40%左右,而我国社区消费占城市消费品零售总额的20%,前景可期。

资本青睐

潜在增长空间让夹缝中的超市和小店也存在生机。

以大本营在北京的区域性超市京客隆为例,京客隆主营业务包括大卖场、综合超市、便利店和百货商场,2017年第三季度营业额同比增长2.67%,净利润增长近4成。

其业绩增长与新零售兴起后社区零售的增长空间不无关系。比起其他零售业态早已被资本划分势力范围,社区零售几乎成为最后一座零售高地。

而无论是社区超市还是深入社区的杂货铺,在社区这个最难攻破的消费场景中,显然都具有天然优势。

它们虽然规模不大,但却十分灵活,人力、房租成本低,最重要的是,大型商超进社区壁垒高,消费粘度也要求更高,这些开在社区深处的杂货铺们,却因为本地化的原因,最接近消费者。

吸引资本也成为顺理成章的事。2017年12月,永辉超市受让红旗连锁16320万股,占总股本的12%——后者是西南地区的连锁企业,旗下有超市、便利店等业务;仅一周后,红旗连锁与永辉超市签署股份购买协议,再次出售9%股份。

而杂货铺因为业态传统,且管理短板明显,也有着更广阔的改造空间。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各地的杂货铺(夫妻店)大约有680万家,一年的销售额在10万亿元左右。

敏锐的资本自然也不会放过这块大蛋糕,纷纷玩起了“收编”。

早在2015年底,京东就成立新通路事业部,并在去年宣布计划未来五年,主要通过收编夫妻店的形式,在全国开设100万家京东便利店。

2016年初,阿里巴巴也推出了零售通平台——这是为社区零售小店打造的一站式进货平台,并将其改造升级成天猫小店。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现有超过600万家社区超市小店。去年阿里零售通事业部也宣布,计划在2018财年,打造1万家天猫小店。

转型阵痛

尽管社区零售占据了天时地利,但仍然面临转型的巨大压力。

店铺、货品陈旧只是表面现象。仍以京客隆为例,尽管集团去年中期业绩总体向好,但各大主营业务营收都出现同比下降,其中,综合超市营收下降3.7%,只有便利店业务营收增长了11.2%。

这也说明,在以综合超市业务为主的零售集团内部,传统主营业务发展已经放缓,无论是出于主动还是被动,集团都在向便利店等更具发展前景的形态转变。

在上海及周边地区,当地的联华超市也面临巨大业绩压力。根据联华超市2017年三季报,其营业收入同比减少了6.32%。而市场上广泛存在的“华联”、“联华”、“盛世华联”、“青田联华”等雷同企业品牌,更是加盟、侵权傻傻分不清,让消费者摸不着头脑。

除了业绩压力,在快要失守的阵地后方,还有零售新业态的穷追猛赶。

以社区超市和夫妻店此前的一大阵地——生鲜业务为例,按照艾瑞咨询《2018年中国生鲜电商行业消费洞察报告》,中国生鲜电商市场发展迅速,平均每年保持50%以上的增长率,2017年中国生鲜电商市场交易规模约为1391.3亿元,同比增长59.7%。

一些社区超市和小店也在尝试转型。比如2017年,京客隆也将部分店面改造成京捷生鲜店,店铺内以肉、蛋、果、菜、奶等日常生活必需品为主,生鲜经营占比扩大到一半以上。截止去年上半年,京捷生鲜店已扩展至10家。

但财大气粗的巨头介入,让社区超市小店的转型变得充满挑战。鉴于消费者对于生鲜产品的消费场景多集中在线下,大佬们已纷纷布局线下商超,强化生鲜运营能力,杀入“传统业态”们的腹地。

在这片沃土上,前有阿里打造“盒马鲜生”,布局线下生鲜商超,后有腾讯入股永辉超市旗下生鲜超市“超级物种”,再到世纪联华的鲸选未来店、苏宁的“苏鲜生”,这种集零售和堂食为一体的新业态一时蔚然成风。

转型无法避免,是想办法走出巨头阴影,重拾往日光环,还是加入巨头,成为新零售业态大链条上的一环,是京客隆们迫切需要考虑的问题。

总监制:罗海岩、吴亮

监制:程瑛

责任编辑:王婷、杨萌

财经国家周刊

新华社《财经国家周刊》官方出品。离中南海最近的财经政策移动顾问。预知风向,服务决策,领先市场。微信公众号:ENNWEEKLY

发表留言

Return to Top ▲Return to To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