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思维

文章页右侧顶部广告

阿里云的水到,智能的渠成

2018-11-28 21:52:12 0 企业思维 | , ,
公众号/脑极体

这两天科技界的一大新闻,是突然降临的“阿里组织架构调整”。

从AI产业的角度看,阿里此次组织架构调整中最引人注目的一点,是阿里云事业群升级为阿里云智能事业群,阿里CTO行癫兼任阿里云智能事业群总裁。

从字面意义上看,这次组织升级之所以特殊,是因为这是首次国内“云”品牌更名为“云智能”——况且改名的还是市场份额最大的那一家。

在不明真相的群众看来,这可能有点像是欧冠踢的好好的,皇马突然宣布要同时去打NBA……猛一下有点接受不了。

或许有必要同大家一起分析一下阿里云升级更名的背后逻辑。中国最大云服务商坚定朝着“智能”二字迈去,恰好也是AI照进产业经济进程的一次缩影。

顾名思义,“升级为阿里云智能”是在云计算的基础上,把智能服务作为企业最核心业务。AI已经是目前国内云服务市场当之无愧的竞争焦点,但这样直接的更名升级在国内尚属首次。

是什么催生了这个显然非常重大的变化?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要先解释这样一件事:阿里云是不是今天突然变了?

一直在长征的阿里云
熟稔阿里云这段能上评书的发展史,可以很容易回答这个问题:阿里云不是突然变了,而是一直在变,压根没停下来休息过。一路在追着问题穷追猛打,而不是占据某个山头岿然不动,这个基因大概在写下飞天第一行代码的时候就开始酝酿了。

2009年阿里云建立,当时要解决的问题是云计算有或无。于是阿里云自建飞天,开始攻坚云计算到底能不能用这个问题。

2013年收购万网之后,阿里云的任务变成了将服务对象拓宽到传统行业,尝试摆脱只有互联网公司才用云计算的所谓“定式”。

之后掀起去IOE运动,在自主可控道路上探索,阿里云的目标是确定国产公有云的地位,并通过承担12306春节业务等方式树立公众对云的认知。

一路长征,阿里云每个阶段应对的矛盾都不尽相同,且时刻都在克服一个甚至一堆困难。而在不断发现矛盾和解决矛盾的过程里,阿里云的收获是基本保持三位数的增长速率,修通了一条可以去看看未来的新路。

那么下一个路口上,要解决的“阶级矛盾”是啥?

显然是智能技术的崛起与产业应用,这一对在今天还布满了大量冰层的矛盾。

一方面,AI带来的感知智能、商业智能技术,确实可以帮助从制造业、零售业、农业等业态,到交通、环境、公共服务等社会领域,以不同形式完成提质增效的转型。

另一方面,是经济发展进入深水区,传统企业和实体经济对技术增长方式怀有迫切需求。这样的现状,将云计算产业接下来发展最可能触碰的矛盾点变成了这样一个词:智能。年初的时候,我曾走访过部署阿里云ET工业大脑的广东某工厂。采访中了解到,在接入ET大脑带来的AI数据挖掘、机器视觉等能力后,厂里可以通过预测配料消耗时间、监督工人操作失当等方式,已经增加近1%的良品率,并计划将这个数字提升到2%左右。

听起来数字并不大,然而长里一位技术负责人的话让我记忆犹新。他说,其实中国的实业企业,忙一年,争的就是那百分之一。

让我们想一想,这样的工厂在中国有多少?

中国需要云,所以非常苦难的条件下也有了阿里云;那么现在中国需要智能,阿里云当然也可以改名叫阿里云智能。

更实际一点,回到云计算的市场本身。从阿里云的市场前进方向上看,作为运算与存储工具的云计算,与直接参与企业生产核心领域,具备高度定制化需求的智能技术,二者之间的收益回报率相差非常大。

大责大利面前,平头哥信奉的是什么哲学思潮来的?生死看淡,不服就干。

从智能中来,到群众中去
知道了动机,我们或许能一步步理顺清楚升级“阿里云智能”的市场逻辑。首先从最大方向上看,社会经济体对AI的需求是毫无疑问的。今年9月麦卡锡发布的预测报告显示,到2030年人工智能有望使全球GDP增加9万亿美元,差不多相当于一个中国或者印度的GDP。而其中增长的90%,将从智能技术与各行各业的结合当中提炼。

那么既然社会有需求,这种需求怎么解决呢?

今天来看,云计算是最好的解决方案。首先云天生为AI提供算力,是算法落地的保障;同时云计算也具备普及率最高的企业使用基础,通过云进入AI,相对符合今天企业的使用习惯。距离两边都是距离最近,让云计算成为了AI的天然技术出口和企业智能的入口。

而在中国经济体中,阿里云是距离应用市场最近的云。

根据Gartner发布的《2017年的全球公共云市场份额报告》,阿里云市场份额达到全球前三,占中国市场45%以上,可说一家罩了中国云计算的半壁江山。而从Q2财报看,阿里云收入同比增长101%,依旧在以超高增长速度向前发展。

于是当云计算与智能技术开启产业耦合,阿里云似乎稳稳成为中国市场的首选。

再往前一层,阿里云并不是空等着智能时代落入怀抱。通过ET大脑在交通、工业、农业、环境等领域的不断加深合作。阿里云已经实践了一系列智能解决方案,并打造了较有口碑的ET大脑品牌。

巨大市场摆在那;我的业务是市场首选;我在这个细分行业第一;我有新市场的经验和案例——说到这,是不是感觉这个生意背后的逻辑倍儿完整?这个“从智能中来,到群众中去的”逻辑链,回答了为什么要走向“阿里云智能”。

三军会师
需要注意的是,阿里云是升级并不仅仅是改个名字而已。在升级为“云智能事业群”后,新的阿里云可以在更大的体系框架下,整合阿里体系下的跟“智能”相关的板块。

这次阿里云的战略架构调整,有两个关键词值得注意。

一个是中台战略,内部信中明确提出要将阿里内部的验证过的智能技术解决方案与能力,与阿里云打通,面向社会开放。这一点将原本可能不属于阿里云,却经历过阿里内部应用检验的多元智能技术,也纳入了阿里云智能接下来的市场竞争力中。尤其是将双11这种大规模社会化协同实践的保障能力加入了阿里云智能的图谱,这或许是从阿里云智能到社会智能输送的一个关键。

另一个是达摩院。有消息称,阿里云智能升级后,将与达摩院全线打通。这意味着国内顶尖的研究机构,将通过阿里云体系将前瞻性的技术探索下沉。让武僧们走入江湖,让科学家和前沿技术直面真实的产业问题和社会需求。

至此,三军会师于“云智能”,组成了前沿技术、智能化实践、云计算基础设施与市场覆盖、市场雏形,四位一体的智能服务体系。这应该可以看做接下来一段时间内,阿里云智能进行智能化技术推广与产业落地的基础架构。如果打个比方的话,智能化流入千行万业就像是一个水利工程引来了灌溉用水。在阿里云智能的体系中,达摩院负责提供优质水源;阿里的技术中台战略充当加压器;阿里云作为灌溉网络——千行万业与社会经济自然是万顷良田。

几个历史条件同时成熟
总结一下,阿里云的“智能”升级。与其说是突然做,其实更贴近于几个条件成熟下的“必须做”和“自然做”。比如说这几种成熟显而易见:

技术成熟:作为一种通用工具,以机器学习为轴心的智能技术,已经证明了自己可以通过多种技术形态,演变出千变万化的生产力促进方案。并且目前这一点无法用其他技术所取代。

市场成熟:从政策支持、案例效应再到经济环境的倒逼,智能技术大面积走进产业服务领域的时机基本已经成型。

基础网络成熟:阿里云的覆盖面与市场占有份额,是企业与智能的天然接口。

合作模式成熟:ET大脑并不是白忙活的。

战略储备成熟:提供前沿技术的达摩院,提供技术实践的阿里中台战略,再到阿里云本身在AI、IoT领域的技术积累,为阿里云冲击智能高峰储备了充沛的给养。

这些因素的交错和融合,是阿里云升级的原因,也展现出阿里云智能追求的目标。

五个条件的“五谷丰登”,让刚刚的阿里云有必要在体系如此庞大的时候依旧横冲直撞,也让接下来的阿里云智能有底气纵横捭阖——是之谓,水到渠成。

在讨论马云的传奇时,有两个故事的出镜率特别高,一个是马云爱读金庸,一个是马云曾经去延安思考。这两段简直是马云传奇故事里的必讲回目。

不知道是不是创始人的情怀真的能步步推导成企业情怀。如果让我来评价阿里云智能的架构升级,我会认为有两个词隐藏在背后:一个叫“长征精神”,一个叫“道法自然”。

IT思维

IT思维(itsiwei.com)是互联网首个定位在科技与电商“思维”韬略的平台,我们时刻关注互联网电商行业新动向; 诚邀行业资深从业者加入“思维客家族”!

发表留言

Return to Top ▲Return to Top ▲